十阿哥永瑜望着比他还小两岁的十一弟永瑆坐在高高的椅子上,一脸严肃聚精会神地看着手中账本的模样,小小的心脏受到了一万点暴击。
呃,那个,十阿哥的额娘虽然是出身书香世家的舒妃纳兰氏,族中出了不少精于诗书的诗人词人和通过科举入仕的儒雅文臣,舒妃本人也是精通琴棋书画,在诗词歌赋上也颇有些造诣的才女。但是,十阿哥却好像一点都没有遗传到呢。
十阿哥出生的时候体弱,长大了也是一直病歪歪的。舒妃就他这么一个孩子,心疼得不行,也就没着急给他启蒙。
心想他毕竟是纳兰家的外孙,怎么着也不会差劲到哪儿去。天资放在哪儿,到时候稍微赶一赶,不就超过那些比他启蒙早的兄弟们了?
于是这一拖,就拖到了十阿哥四岁的时候。
然后,舒妃就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明玉是见过舒妃教十阿哥读书的场景的,那场面,实在是惨烈啊。
用后世的话讲,那就是不陪读的时候母慈子孝,陪读的时候鸡飞狗跳!
唉,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打个比方,就好像清大京大毕业的高材生父母,面对连普通测验都考不及格的学渣孩子的感觉!
啧啧,明玉都不知道要同情小姨母舒妃多一些,还是要同情表哥十阿哥多一些了。
而明玉嘛,相比较学渣十阿哥起来,当然就是对照组学霸啦。她完美地遗传了富察氏和纳兰氏的血统,又融合了后世发散的创造性思维,实在是出落得玉雪聪明,伶俐可爱。
馋得舒妃恨不得明玉是自己的女儿!
至于亲儿子十阿哥么,那简直就是个草包老十啊。舒妃想到了康熙爷的那位十阿哥,不由得有些不寒而栗。莫非,排第十的就是这么惨,都是蠢蠢钝钝的?
舒妃私下忍不住跟令妃抱怨:“瑜儿这样子,到时候入了学去上书房,还不是要垫底!旁的不说,就说他那一手字吧,也实在是太拿不出手了!”
说着拎出一张十阿哥的习字抖了抖:“哪怕能像我一两分,也不至于写成这副模样!”
令妃掩唇而笑:“十阿哥还小呢,舒妹妹别急。”
明玉忍不住插嘴:“永瑜哥哥不像您,那肯定是像了皇上呀。小姨母,你别总怪永瑜哥哥啦。”
舒妃说道:“皇上天纵英才,学识过人。瑜儿若有他皇阿玛一两分的才干,我做梦都能笑出来!”
明玉笑道:“可是皇上再厉害,也改变不了他的书法不怎么样的事实啊。就是我这个习字才两年的人都看得出来,皇上的字傻大黑粗,软弱无力。诺,其实细看起来,永瑜哥哥的字颇有几分皇上的‘精髓’呢。”
乾隆皇帝的书法,放在后世自是不算差,毕竟随着科技的发展,绝大多数人连硬笔都少写了,何况是毛笔?可放在这个时代,别说跟那些书法大家比了,就是跟他的皇玛法康熙爷和皇阿玛雍正爷相比,也是要逊色许多的!
明玉穿到清朝也快四年时间了,在精通书画的纳兰氏的亲自教导下,这点鉴赏能力还是有的啦。
舒妃目瞪口呆,张大的嘴好一会儿都没闭上。令妃则是“噗嗤”一声笑出了声,拿着十阿哥的那副字来来回回地看,一边看一边不住地笑。
明玉语不惊人死不休,继续说道:“要说诗词之道,永瑜哥哥肯定也是像了皇上。皇上很喜欢作诗,还到处题诗,可是我看那些诗千篇一律,也就那样吧。”
舒妃回过神来,指着明玉的手指头有些颤抖:“玉儿,你还真敢说……”
虽然很多人都心里清楚,但谁敢说出来啊。在皇上面前,哪个不是捧臭脚捧得起劲。
令妃笑道:“好了好了,玉儿,在本宫这里说说也就罢了。在其他人面前,可不许胡说。”
明玉抬头笑眯了眼:“我知道的啦,令娘娘。”不过她才没有胡说呢。
舒妃沮丧地坐下来,单头抚额,叹道:“莫不是瑜儿果真更像皇上?可以经史子集方面,怎么也没见有多出彩呢?”
明玉无辜地望向她,不说话。令妃朝着她露出一个怜惜的神情。
舒妃烦躁地挥挥手:“唉,我晓得了。那方面不就是像了我吗?我是女儿家,经史子集,策论文章这些略通就可,本就没多大兴趣,哪耐烦去钻研。”
“瑜儿这是怎么长的?偏偏把皇上和我的缺点都集到了一处,优点偏没得到几分。没点拿得出手的东西,还不知道在上书房要怎么被人看不起呢。”
令妃安慰道:“别担心。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宫里头,有过高的才干并不是好事。再说了,书画诗词方面,鉴赏之人各有各的偏好。也许上书房的师傅们正好就喜欢十阿哥那一类型的呢。”
明玉煞有其事地点点头:“是啊,永瑜哥哥既是像了皇上,师傅肯定不会批评他,反而会大大地夸奖他啦!”
舒妃嘴角是一抹僵硬的笑:“呵,我可不敢指望。他们又不眼瞎。”
但是,后头的事情,还真被明玉说中了。
十阿哥还小,所以教导书法和诗词的林师傅和张师傅对他都是以勉励为主,只叫他多多练习,不曾认真批评过他。
而不久之后,两位师傅却再也没批评十阿哥的机会了。
因为,乾隆某次心血来潮去上书房检阅皇子们的功课时,特意关注了下入学才几个月的十阿哥。
然后,对着十阿哥的涂鸭之作大加称赞。好亲切啊,跟朕的有几分像呢。
皇上都赞了,底下人能怎么说?当然也是夸赞不已啦。
林师傅和张师傅恭敬地说道:“十阿哥的书法诗作,类皇上也。”
乾隆笑眯眯地接受了两位师傅对十阿哥的“称赞”。
于是这么下来,十阿哥在上书房的日子竟然始料不及地过得还可以?
舒妃哭笑不得。
不过,十阿哥到底有几斤几两,舒妃心里头还是清楚的。她不肯接受自己儿子是个庸碌之才的事实,对他的功课抓得十分紧。十阿哥因为身体原因,入学第一年没搬去阿哥所而是仍住在承乾宫,于是每天下学后都是他学渣苦难生活的开始。
唉,十阿哥心里苦啊。还不如早早地住到阿哥所去呢,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
就像十一弟一样,以前十阿哥还可怜他孤零零一个住在阿哥所,现在可是对他羡慕得不得了啦。
没有人管,没有额娘压着逼迫读书,那日子,不知道该有多逍遥!
只是,十阿哥想不到的是,十一弟明明还有一年多时间才入学,怎么就已经开始看起账本来了?九章算术什么的,好难的哇,他学着头疼得不得了。
明玉也很惊讶。她虽然知道令妃派了人教导永瑆打理钱财之事,并且说好了等学成之日,才会把那两间库房三重锁的钥匙还给他,即把淑嘉皇贵妃留给他的财物真正的交给他。但是,明玉以为,这个过程,至少也要个几年吧。
怎么看永瑆的架势,似乎已经学会好多了?
十阿哥忍不住发问:“十一弟,你是在看账本吗?”
永瑆说道:“是啊。”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吗,书封上就写着呢,比如手头这一本,就写着乾隆二十年永寿宫分册。
十阿哥又问道:“十一弟,那你看账本,是看着……呃,熟悉一下吗?”其实他想问的是,看着玩玩?
反正他是打死不信,还不满五岁的十一弟能看懂账本!
他都还看不懂呢,就跟天书一样的好不好,一翻开就头大。
永瑆奇怪地看了他一眼,点头道:“什么熟悉?看账本当然是好好看,认真看,分析那一年各方各面进出的状况啊。”
十阿哥顿时觉得眼前一黑,怎么可能!
十一弟明明还没入学,他怎么就会这么多!
太可怕了。上书房里,比他大的那几位皇兄,除了八阿哥,个个都才思敏捷,能力非凡,碾压得他不要不要的。虽说师傅们没有直接批评他,甚至还勉为其难地夸奖他,但是他心里还是有些数的。
否则额娘怎会逼迫他读书那么紧!
做吊车尾的日子,实在是太难过了啊。
十阿哥本想着,比起其他皇兄们,八阿哥也算是他的难兄难弟了。十一弟是八阿哥的胞弟,应该也差不多吧?
所以,十阿哥一直暗搓搓地期待着,等十一弟入了学,吊车尾的位置就可以转给他了呢。
可是,可是,可是!
事情怎么跟自己想象得完全不一样!十一弟好像全然不似八哥!
十阿哥胡思乱想间,注意到永瑆拿过一本蓝皮本子,熟悉地用毛笔地上头勾画了几个符号。
十阿哥顿时眼睛一亮,指着蓝皮本子:“十一弟,方便让我看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