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瑆点了点头,利落地递给他:“十哥随便看。”反正十哥也看不懂。那上头,全是他自创的符号呢,确保除了他,不会让旁人看明白了去。如此,他才安心。
十阿哥接过本子翻了几页后,拧着的眉头渐渐松散了开来。原来如此啊。
十一弟只是嘴硬,其实以他小小年纪,怎么可能看得懂账册?看本子上随便涂画的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十阿哥笑眯眯地将本子还给了永瑆,一副“没事,我懂的”哥俩好表情。看向他的眼神,还颇有些同命相怜的伤感。
喂喂喂,你都脑补了些什么?永瑆的眼皮有些跳。
明玉却是敏感地发现了本子上的异样,说道:“十一阿哥,方便让我也看一看吗?”
“可以。”永瑆没有拒绝。
明玉翻开它,仔细地一页页翻了个遍,然后,暗自心惊!
比如某一页,最上首写着“乾隆二十年八月十五,中秋”,下面列着“皇上”、“皇后”、“太后”、“纯贵妃”、“舒妃”等名字,每个名字后头都跟着一串奇怪的符号。
“皇上”和“太后”的右侧用线连了起来,画了一个框,框里又是一串那种奇怪的符号。
其他后妃也如是分成了三类,同样地,每个类别后面都有一个框和符号。
明玉才不信永瑆是随便乱写的呢!
十阿哥不懂,但她大致猜到了一些。这些奇怪的符号,尽管形状与后世的阿拉伯数字大不相同,但表达的似乎是同个意思?
明玉数了数,这些符号统共有十个不同的形状,不正好跟十个阿拉伯数字对上了?
永瑆不会是用这种方式记账吧?实在是……妙啊!比起写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之类的要方便得多啦。
孺子,实是不可小视也!
明玉翻阅了好一会儿,永瑆也不催,一边继续翻看账本一边耐心地等着她。直到十阿哥不耐烦了,明玉才把蓝皮本子还给了永瑆。
永瑆接过,若有所思的目光与明玉对上,朝着她微微一笑。
“玉儿妹妹,我们去别处玩吧,账本有什么好看的。”十阿哥催促道。
明玉盯着永瑆,问道:“十一阿哥,我以后能来你这里跟着学算账理财的本事吗?”
永瑆说道:“只要令妃娘娘同意,我这边当然是没有问题的,随时欢迎。”
富察家的这位小格格,看起来很不一般,跟她的傻白表哥全不相似。也不知她对他是好意还是恶意,若是好意,结识个这么玉雪聪明的女孩子也挺有意思的。若是恶意,放在眼皮子底下多接触会儿,试探出她的底细,也好过敌在暗我在明遭了算计。
明玉说道:“那就多谢十一阿哥成全了。”与十阿哥一同离开了。
十阿哥路上还在咕哝:“十一弟肯定是被那一大堆账本被吓懵了,好可怜。令妃娘娘也真是的,慢慢来嘛,何必急于一时?十一弟还没入学呢。”他已经自动把永瑆也划入学渣阵营了,很是为他掬了一把辛酸中带着窃喜的眼泪。
当天下午,明玉就找令妃说了此事。
舒妃也在场,闻言突然想起了什么,说道:“你额娘上回才说了,府里已经给你找好了女师傅,等过几个月你满了六岁就给你正式授课。她还怕你时不时地就在宫里住个十天半个月的,把心给玩野了,想着下次进宫就把你接回去呢。”
什么,她也要进学了啊?明玉不是不愿读书,纳兰氏早在她三岁的时候就给她启蒙了,这个时代“女子无才就是德”的瞎话她从来就没放在心上。不读书,何以明智?不明智,何以立身?混沌度日,非她所愿。
明玉无数次地庆幸,她穿越过来的是忠勇公府,京中有名的勋贵之家,对女儿的教养也是十分重视的,她不至于做个这个时代的半文盲。
但是,清代女子需要学的,除了她感兴趣的诗词歌赋和琴棋书画,除了她尽管不感兴趣但也不排斥的四书五经,还要学女红!
什么叫女红,就是针线、纺织、刺绣、缝纫等技艺!每一样提起来,都让明玉不寒而栗。
随着明玉渐渐长大,她脑海里后世生活的记忆也越来越清晰。她清楚地记得,她虽然心灵,可是手却完全不巧啊。
当编织、裁剪这些活动在女孩子们之间风靡的时候,她兴冲冲地跟风,然后,默默地丢掉了不知多少废料。
就比如编针吧,明明在室友施小美的手里灵活得跟条蛇似的,到了她手里就永远不清楚下一针该怎么绕。要说编织分灵根,她妥妥的是废灵根!
还好,在现代社会,这些技艺都只是兴趣,不会也无所谓。可是在古代,这是女子的基本技能啊!
明玉怎能不害怕?可是之前也就算了,她撒撒娇,纳兰氏看在她还小的份上也就放过她了。但是等她正式进学了,纳兰氏肯定不可能再由着她的!
所以,能拖则拖吧!
明玉搂着舒妃的腰,软软地说道:“小姨母,我舍不得你呀。你帮我跟额娘说说,等进学了再接我回去呗。接下来的几个月,我要一直在宫里陪着您和令娘娘,还有福康安!”
舒妃摸了摸已经长高许多的明玉,不舍地说道:“玉儿,小姨母也舍不得你啊。只是你想一留几个月,你额娘肯定不会同意,她担心你玩疯了,荒废了课业。”
明玉朝着令妃眨了眨大眼睛:“哪会荒废呢?我要去阿哥所,与十一阿哥一同跟着令娘娘派去的内务府师傅学习算账理财的本事啦。令娘娘找的人,肯定是极好的,我要是回了府,还不定啥时候才能有这么好的机会呢。”
舒妃犹豫道:“忠勇公府人口简单,我们纳兰氏也是清清静静的,账目也不麻烦,我和二姐姐未出阁时,也就只学了个大概。只是你阿玛近些年来越发有本事,将来忠勇公府的前程不可限量,与京中各路人员的往来只会越来越多。”
“到时候玉儿所要面对的人情往来和府务账目,肯定不是我们当年能相提并论。”
令妃说道:“如此,就让玉儿跟着学吧。多学点,总是好事。以明玉的出身和资质,将来嫁的肯定不是寻常人家。身为一府主母,理财管家之道,必是重中之重。早点触及,比临到头抱佛脚要好。”
舒妃笑道:“如此甚好。玉儿每次只留宫十来日,回去的时候我都舍不得得很。一想到进学之后,她进宫的次数肯定大大减少,我就难得得很。还好这次能一留数个月,总算有个安慰。”
舒妃是很乐意明玉多学些理财管家之道的。明玉是她看好的未来儿媳妇,蠢儿子已经那个样子了,儿媳妇不精明一点,在宫里的时候还好,有她和令妃护着,等将来出宫开府了,怎么撑得起来一个王府?
偌大王府上上下下要管理的事情,多着呢。明玉多学一点,她就多放心一点。
于是,明玉与永瑆一同学习的事,就这么定下来啦。
傅恒和纳兰氏考虑了各方面后,也没有反对。他们没指望小小年纪的明玉能学进去多少,毕竟舒妃和令妃都那么宠着她,没人压着,想来她年幼心性未定,静不下来实属正常。
他们只当明玉找了个借口,想在宫里多赖个几个月,好好地躲躲懒,真是又好气又好笑。罢了罢了,就当让她多陪陪舒妃和福康安吧。
且不说接下来的日子里,各怀心思的明玉和永瑆怎么斗智斗勇地学习管理钱财之道,这一点小小的水花,根本没引起后宫多少人的注意。
后宫众人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到令妃身上来啦。
原因无他,是因为年过三旬的令妃,在七公主和静才过百日没几天,就又有了身孕!
乾隆大喜!
后宫哗然!
太后对此倒是没什么意见,她既是允了令妃有孕,又考虑到令妃年岁已不算小,再生个孩子也是无妨的。毕竟按例大清的公主长大了十有八/九都是要和亲蒙古的,而能让乾隆破格将额附留京的,百年来也就和敬公主一个!
和静公主到时候远嫁了,令妃膝下没个念想,也是可怜。就当可怜了她,再让她生个孩子吧。太后想道。
于是,太后带头赐下了温补的药材等物,嘱咐令妃好好养胎。
令妃望着那些药材,如释重负地舒了一口气。
有太后带头,宫中后妃不论位份和资历,也都一一送上了贺礼。令妃让人仔细检查后,尽数收进了库房里。就算暂时没发现异样,如此特殊时期,她是绝不会用这些东西的。
除了乾隆和太后赐下的药材,其他的她一律不动用。
孩子既然来了,她就要尽她所能,竭尽全力地保护好他!
令妃想起了三度丧子丧女的富察皇后,泪眼婆娑。
要是皇长女没能早殇,富察皇后不会郁郁寡欢,损了底子;要是端庆太子没有因一场莫名其妙的风寒而逝,富察皇后当时还算康健的身子不会一落千丈;要是悼敏皇子没有不到两岁的幼龄就因天花而逝,富察皇后或许就不会被打击得一病不起,于东巡途中崩逝!
那样的痛,令妃是绝不希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她的孩子们,她一定都要牢牢地护住!
天花,实是个让人谈之色变的恶魔。百余年来,皇室宗室中折于天花之人实不是个小数目。令妃所知道的,也就圣祖康熙爷熬过天花活了下来。要说身边的例子,再加上个遭了无妄之灾但是福大命大的明玉。
也不知未来能不能想出法子制住天花绝症?
不过在此之前,她或许可以考虑保守点的法子。比如——种人痘!
令妃抚着尚不见起伏的肚子,往远处想了许多许多。
与此同时。翊坤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