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于到了,这个年过得颇没滋没味,宫中一片缟素,连同各位大臣们也不敢露出喜色。

倒是太子宫中,过年公仪奈终于可以休憩,陪周黎吃了顿的年夜饭,又忙去了,周黎也不敢打搅,只能注意太子的吃喝穿着。

年去,大臣们刚上班,还没从休假的氛围中缓过来,朝堂就被扔下一颗惊雷,庆帝下了懿旨,说要退位让贤!

“臣不同意!”

闻阁老气沉丹田,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公仪奈站在御座旁边似笑非笑,刚才颁发御制的太监也眼观鼻,鼻观心,连大气都不敢喘。

“闻阁老有什么不同意的?说出来孤听听。”

公仪奈语气淡淡。

闻阁老大声指责道:“臣等已经有两月未见陛下!一切都是听太子说!臣等要见过陛下!再行定夺!”

公仪奈语气莫名:“哦?阁老的意思是孤谎报圣旨?”

“臣不敢。”闻阁老垂目道:“臣只是担心陛下。”

他这句话就差没指着公仪奈的鼻子说他谋反了。

公仪奈笑道:“既然你们都想看父皇,那就跟我来吧。”

闻先惊惑抬头,不敢相信公仪奈真得敢带他们去见庆帝。

下了朝后,公仪奈还真得带大臣们去见了庆帝,只是庆帝形销骨立,已经是一副弥留之相,他用虚弱地声音不断地说:“大庆就交给太子了。”

闻先不敢置信,两个月之前,庆帝还没有这么老态龙钟。

公仪奈一副伤心相,“父皇因为太后去世,太过伤心,孤怎么劝都不听,现在连饭都吃不进去,仅靠汤药维持。”

闻先上前,庆帝还是喃喃:“交给太子朕放心。”

“闻阁老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公仪奈假笑。

闻先垂下头,知道大势已去,他咬牙,第一个跪下喊道:“恭迎圣上!”接着朝堂大臣尽皆跪立,肃穆的声音传到很远。

公仪奈垂目看着,病床上是老去的庆帝,病床前是风华正茂的太子,此刻梦想成真,公仪奈却并无喜悦之情,只有她知道这一路走来她究竟失去了什么。

周黎坐在太子宫中等公仪奈下朝,良久都没有等到,突然听到窗外喜鹊叫唤,一个小太监前来报信,红姑喜不自禁,她推开门大声地传唤,告诉周黎这个好消息。

“陛下传位于太子,太子即位!”

周黎瞬间站起,又虚脱地坐下。

这场局,终究是公仪奈胜了。

早春三月,杏花开放,庆帝崩,太子推拒三次,终于登基。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周良娣贤惠淑美……升为贵妃!”

周黎站在宫中,受了公仪奈的圣旨。

庆帝驾崩后,公仪奈已经很久没到后宫之中,实在是忙碌前朝之事,此时前朝平稳,她第一件事就是给后宫晋升位份,所有人都晋升一阶,但尤以周黎升得最高,一下统领后宫,傲视群雄。

登基后,大臣们又旧事重提,要选皇后,尤其是皇帝后宫几年依旧毫无多出,没有太子令大臣们忧愁不已,公仪奈自有想法,毫不理会,她已经登基,迟早会褪去这层皮,恢复自己的女儿身,她要做大庆第一任女帝!

夜晚,有太监早前传召说陛下要过来,周黎虽然困得要死但依旧等着,公仪奈即位后虽然说没有之前那么多事,但政务上的烦恼依旧不少,一朝天子一朝臣,各部门都要磨合。

行至深夜才赶来,露水打湿了她的衣摆,她看到周黎已经在桌前趴下了,昏黄的灯光把宫内照得温馨,公仪奈放低脚步,不愿吵醒周黎,哪知她刚走到周黎身旁,周黎就迷迷糊糊地醒了,“你回来了。”

公仪奈脸上露出温婉的笑意,她上前握住周黎的手说:“怎么不去床上睡?”

周黎打个哈欠抱怨道:“好久没见你了,想见你,不然我睡了你回来,等我醒了,你又去上早朝去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公仪奈脸上的笑容加深,她说道:“不要紧,从今天起我就不那么忙了。”

“事情都处理好了吗?”周黎含糊地问。

公仪奈点头,她把周黎拉了起来,唤人伺候,“睡吧。”

周黎迷迷糊糊地上床,被公仪奈卷进怀里,听到公仪奈说了一句话,早晨醒来,公仪奈早不见了,周黎坐在梳妆镜前梳头,想了好久,才想起那一句是:“我也想你。”

她突兀地捂住脸,身后的宫女急忙松手,惟恐弄痛了她。

周黎心想,这下遭了,她好像对公仪奈也心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