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 章

北宋捞兄日常 阿洙洙 2856 字 7个月前

苏辙却是浑然不在意。

等着初秋时节,杏花楼并未大力推广蟹宴,而是推出了月饼。

中秋吃月饼是从古至今一直

流传下来的风俗,但如今大多吃的是五仁月饼,杏花楼一出手,卖的月饼花样极多,什么咸蛋黄肉松月饼、乳酪月饼、莲蓉豆沙月饼、绿豆蓉月饼……三五日就推出新品,惹得汴京别的酒楼糕点铺跟风都来不及。

说起来一顿蟹宴虽价格不菲,但并无多少赚头。

一来是螃蟹吃起来慢。

二来是螃蟹成本高。

三来则是杏花楼统共就三层楼,一楼接待散客,二、三楼则是包房,一顿蟹宴吃吃喝喝算下来,少说也得两个时辰,故而虽在汴京风靡,却无多少赚头。

但月饼可不一样,吃起来简单,更能外带,精美的礼盒一包装,卖出去的价钱可不便宜。

当然,这个不便宜是苏辙以为的,对汴京不少百姓来说杏花楼的月饼可真真是物美价廉。

一时间,杏花楼的月饼是供不应求,索性专门在一楼辟了个位置,开了几扇窗,专门卖月饼,即便如此,只要杏花楼营业,买月饼的人都能排上一条街。

也是因这月饼,苏辙又是狠狠大赚一笔。

他粗略算了算,光是秋日月饼的营收就够他在汴京另外置上一个三进的院子,再加上他手上的银钱,差不多能买上一个大宅子。

可苏辙却无心置办家当,因为会试即将开始。

会试,又称春闱,顾名思义是在春日举行,但一众学子却在秋日就要抵达汴京,一来做好来年参加会试的准备工作,二来就是与旁的考生切磋一二,看能不能打听到什么消息。

当然,想要作弊几乎是不可能的,说不准却能打听出来考官有哪些人。

每个人的性子是不一样的,所喜好的文风,偏爱的文章自然而然也不一样,若能投其所好,则胜算又大了不少。

叫苏辙万万没想到的是,欧阳修与梅挚竟是考官之一。

但他却丝毫不敢松懈。

据他所知,这次会试劲敌不少,可别藏拙藏着藏着把自己藏落榜了。

等着秋日一过,苏辙就开始两耳不闻窗外事,闭门苦读起来。

即便到了除夕这一日,苏辙与苏轼吃过年夜饭皆回去念书,对他们兄弟来说,劲敌不会叫他们害怕,只会督促他们愈发上进。

过了年,苏辙兄弟二人则要开始去给恩师拜年。

好在他们只用去张家与欧阳府,张方平的妻子身子并不好,不宜奔波,所以就在汴京养着,他们前去看张家时提了不少补品。

可要去与欧阳修拜年时,苏辙与苏轼皆犯了难,不知道该准备什么礼物才好。

欧阳修与张方平的性子并不一样,他虽为国为民,可自己并不愿过苦行僧一样的日子,平日吃穿用度都颇为讲究。

后来苏辙便以高价买了两本古籍,提着两盒茶叶前去了欧阳府上。

欧阳修看到他们父子三人很是热情,不光留他们父子三人在家中用饭,还带着他们去自己的小书房看了那块月石砚屏。

苏辙心中微动,想着欧阳修已是彻底对

他们父子三人放下戒心。学问是日益精进,好几次看出苏轼文章中的不足来,是有自信的资本的。

二来在会试之前,他们早就仿照郭太白从前教他们的方法,自行在家中模拟会试数次,因年岁渐长,身体比从前也更好。

三来则是他知晓历史,想着他们兄弟两人的才学很快就要名扬天下。

这三条皆是定心丸。

步入贡院,苏辙是下笔如有神。

九日时间一晃就过去了。

等着苏辙出贡院时,已是神色憔悴,苏洵等人早就候在门口,一看到他,元宝很快就冲过来扶着他:“少爷,您没事吧?”

一甲大概就是前十名左右。

苏洵面上一喜,他太清楚苏辙的性子,若苏辙没把握,是绝说不出这等话来。

但他也知道苏辙累极了,如今不是说话的时候。

苏辙等到苏轼出来,兄弟二人互相询问彼此考的如何后,这才坐上回家的马车。

一回去苏辙略用了些清淡的吃食,就昏昏沉沉睡了过去。

他一觉睡了很长时间,足足有一天一夜,睡了醒,醒了睡,有的时候竟不知道自己是醒着还是在做梦。

他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了下来。

即便他才学出众,对自己颇有信心,但自乡试之后,会试还是如一块石头似的压在他心上,每每想起都觉得颇为担心,如今却好了,不管考的好与不好,事情已经结束。

当然,他就算考的再不好,大概也是在一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