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变数与渴求

我来自天朝 但丁的手 2442 字 5个月前

燃烧的茅草火堆被涌上的士兵矛梭扒拉几下,费力挑推入河,胆大的已经冒着火堆冲了过去。

“夺马者赏肉一斤,杀一妖兵者赏肉五斤,杀俩妖兵者赏肉十五斤,杀三妖兵者官进一级,生俘及杀死清军妖将者,一伍皆有赏赐,吃肉升官,就在今朝!冲啊!杀啊!要啥有啥!不要怕,……”

夏诚骑马立于桥头,死命煽乎着,一副我让你们去抢钱的兴奋表情,他却勒住马只在桥头打转转,让兵士先过去一批再说。

桥后的清兵只是一味的后撤,簇拥了受伤的乌兰泰急速撤离,并不意图纠缠,太平军大队过桥追击的也越来越散,追的最快的还数乌瓦儿的僚瓦氏族人。

这些山野土著在山间狩猎,追逐野兽,练就了一副好腿,因此追赶的最前。

乌瓦儿手里两米长的长杆大刀,涌上追赶中,一路刺戳挑翻了许多人,倒把后面骑马跟上来的夏诚震慑的不轻,这娘们有点能耐啊!

这手里的少数民族的长杆刀头只是巴掌大,跟个大号儿泥瓦刀一般,但整竿刀胜在轻而灵活,她骑的马儿也好,速度神异,频频追杀上逃亡清军,错马一过,利落地将其翻砍劈戳下马。

其战斗能耐与她娇俊的面容极不相符,两条小臂似有千钧之力,夏诚这才明白为什么僚瓦氏一寨之人在其寨主死后,居然会如此听命于这么一个娇滴滴的小寡妇,自己喝醉了还好像大概是调戏过她?好像有点作死!

紧贴上来的太平军卒紧追不舍,后面的清军被接连挑翻射倒,清军混乱不堪的逃亡中也明白,再这么下去,难保能跑出去几个。

前面的清军不得已分出一批人,有三四十骑的样子,回身与僚瓦氏族兵士纠缠一起,另三四十骑簇拥了受伤的乌兰泰继续后撤。

不断追赶涌上的队伍没费多长时间,攻灭回身阻挡的一半清军骑兵,余下的又急拨马,返身回逃,受此一阻,前面乌兰泰一伙儿早已跑远了。

见此情况,不远骑马的夏诚也是见好就收,下令停止追击。

…………

历史上,乌兰泰因怕丢掉桂林无法交代,亲率百余骑兵,日夜兼程赶来,秦定三领新募的千余人主力紧随其后,援助桂林,他们只比向荣晚一天抵达桂林附近,因情况不明,听说向荣已经率军进了城,而太平军对入城道路也并不怎么防守,只是筑扎在附近山上。

乌兰泰召集先头骑兵,急于进攻解围,不待秦定三跟上,意图先打通城内连续。率军至将军桥,见守桥士卒不多,于是决定率军攻下桥隘口,控制住这个援省要津。

从林中越出,带头呐喊冲上。

突袭之下,清军一发涌上桥,可太平军不是吃素的,顿时枪炮齐发,一发炮弹直接轰烂了乌兰泰的半个小腿,史载:“炮中膝骨”,乌即被兵勇桥上抢回,撤拥了送往后方六塘,但伤过重,又急送到阳朔医治,最终伤口发脓而死。

可现在因有了夏诚这个变数,乌兰泰只是头上削没了二指大小的一块皮,伤虽见额骨,但人还活着,历史上因乌兰泰一死,城外援军失去了统一指挥,各自相辖, 自我为主,不能一致行动。

始终在城外未造成对太平军大队的较大危险,以致太平军放弃攻城后,很顺利的收集漓江沿岸了不少船只,为日后蓑衣渡一战奠定了基础。

可如今他乌兰泰还活着,这为日后的战事平白增添了未知的变数。

“给,你的肉!”粗毛汉子割下脚前搬来的死马骨架上的大一块肉,丢给面前散乱排队的太平将士里的一个。

附近锅里煮起了肉香,弥漫着过年才有的气息,一大窝围着等着开锅的太平将士闻着锅里的滚烂肉气息,只恨这火烧的有些小。

帐外的气氛很愉快,帐内空气凝如寒霜,夏诚坐在简易的椅子上,下面将官依部属官职,站分左右两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