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芾听了有些不高兴,当官的从来都嫌官小,没有嫌弃官大的,不谈权势,自己苦读二十年书的抱负不实现,对得起自己的熬灯苦读吗?
张道全可能也看了出来,他稍微转化了一下语气,“当然,你梦到的远非羝羊触藩,而是羊已经进来了。羝羊触藩,也就是羊角抵篱笆卡住时,那时退是最好的,可现羊进来了,说明纠缠因果里,要退也有些晚了。”
张芾继续不置可否,张道全有些对付这官员富人的经验,他踌躇了下,开口谨慎道:“我疑心赤色公羊意为“红羊劫”!”
“红羊劫?可现在并非丙午、丁未之年,怎么和红羊劫扯上了关系?”
张芾显然也懂这些某些特定词句,儒学里面糅合有道家思想,有时候互有借用,有些觉得此人是骗子,不置可否问道。
“此红羊非彼红羊!”张道全有些神神鬼鬼的。
“什么意思,请不妨说明白点!”
“我听说长毛里的两个头领分别信“洪”和信“杨”,红羊劫,历来都是国难大祸,像靖康之祸、大人宜避世辞官,归于田亩避灾。”
张芾更不置可否了,长毛被堵在长沙一带,怎么可能打到江西来。
“先生辛苦了,请回吧!”
张道全领银拜辞离去,张芾夫人越听越怕,劝道:“黼侯(张芾其字),你请个病缺,咱们回陕西泾阳老家避一避好了。”
张芾有些笑自己老婆的怕事和胆小,以及嘲笑她头发长,见识短。
现在什么时候,请缺后,你以后还想在和还能在皇帝面前重用吗?再说长毛本就是洋邪教的教徒组成的流寇,和当年震动西北六省甘陕川豫鄂湘的百万白莲教没什么区别,当年百万之徒都镇压的了,这十几万饥民打不散?
张芾于是劝道:“这些道士和尚,神神道道,往往是说的严重些,让求他们算卦的人越怕越信,没有什么稀奇,听听就行了,不必放在心上。
如果他事事算的准,何必打卦求金呢?自古以来,王朝更替,地下埋金何止百万,算出哪儿有,起出用岂不更好富足?”
看着年老的丈夫玩味说教的,把自己也说乐了的一笑,夫人虽然有些担忧,却见张芾不把梦当回事了,却也觉得把本来的丈夫忧愁解决了,那卦言也就不算什么了。
————正文分割线——
作者笔力有些,纵使写的再多,读者也可能读不懂赣州城夏诚怎么打的,
红羊劫:红羊劫,古代的谶纬之说,代指国难。古人以为丙午、丁未是国家将发生大灾祸的年份。
以天干“丙”“丁”和地支“午”在阴阳五行里都属火,为红色。
而“未”这个地支在生肖上是羊,每六十年出现一次的“丙午丁未之厄”,后便被称为“红羊劫”。
南宋时,任太学上舍的柴望呈《丙丁龟鉴》于理宗,请朝廷注意每逢丙午、丁未之年,社稷必有祸患,历举战国到五代之间的变乱,发生在丙午、丁未年的有二十一次之多。唐殷尧藩《李节度平虏诗》“太平从此销兵甲,记取红羊换劫年”。
而宋人最惨痛的记忆“靖康之耻”,就发生在丙午年(1126年)。据柴望统计,自秦昭襄王五十二年丙午(公元前255年),至五代汉天福十二年丁未(公元947年),共经历二十一次丙午、丁未之年,均发生了动乱或天灾。
近代的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并未发生在这两个年份,但由于挑旗者洪秀全与杨秀清的姓氏关系(洪、杨),亦被附会为“红羊劫”。文革”发动之年(公元1966年)正值夏历丙午,也被认为是“红羊劫”;杨绛就有《丙午丁未纪事》专为之记。
清龚自珍《百字令·投袁大琴南》词:“无奈苍狗看云,红羊数劫,惘惘休提起。”张昭汉《隐居》诗:“怡情那管红羊劫,高卧闲听玄鹤喧。”这种古代的谶纬之说,义指丙午、丁未年国家会发生大灾祸
历史这些年间的大事记
公元前195年(丙午):汉高祖刘邦驾崩,吕后专权,汉家基业几乎倾覆;
公元前134年(丁未):戾太子出生(巫蛊之惑孕育),汉朝开始征伐匈奴,由此征战三十年,死伤无数;
公元前74年(丁未):汉昭帝驾崩,刘贺登基,旋因淫乱被废,一岁再易主;
公元前15年(丙午):王莽被封为新都侯,赵飞燕被封为皇后;王莽篡权祸根种下,西汉绝亡;
公元46年(丙午):海内无事,但勾引南匈奴,导致后来刘渊乱华之祸;
公元106年(丙午):汉觞帝即位,第二年汉安帝即位,东汉政乱始自此二年;
公元167年(丁未):桓帝驾崩,灵帝即位,汉朝从此衰亡;
公元226年(丙午):魏文帝驾崩,魏明帝即位,司马懿受命托孤辅政,其后司马氏灭掉曹魏,源自此年;
公元286年(丙午):慧帝尚处东宫,五胡乱华,源自于此;其后南北朝分裂,祸事连年不断,更是罄竹难书;
公元646年(丙午):武则天进入后宫;
公元766年(丙午):安史之乱平定,但余孽置于河北,强藩悍镇,卒以亡唐;
公元826年(丙午):唐敬宗被宦官杀害;其后有甘露之变;
公元886年(丙午):天下大乱,唐僖宗逃亡汉中;
公元946年(丙午):后晋灭于契丹;
公元1007年(丁未):大建道观寺庙,海内虚耗;
公元1067年(丁未):王安石入朝,不久开始变法,国家扰乱;
公元1126年(丙午):金兵攻入汴京,北宋灭亡,是为靖康之耻;
公元1187年(丁未):高宗驾崩。
公元1247年(丁未):元军侵入两淮、四川等地。与元军交战。
公元1306年(丙午):山西、河北地震。继尔“开成路地震,王宫及官民庐舍皆坏,压死故秦王妃也里完等五千余人”。云南少数民族叛乱。此年北方旱灾、蝗灾,南方水灾严重。
公元1307年(丁未):成宗死。武宗弟(后为仁宗)与丞相发动宫廷政变,废皇后并赐死,又将安西王等人逮捕赐死,请海山至大都继位,是为武宗。
公元1366年(丙午):朱元璋率领的大明义军占领淮南、宿州、徐州、高邮等地。山西汾州地震。
公元1367年(丁未):张士诚降明,又从海路攻占福州。山东地震。
公元1426年(丙午):宣宗登基,改元宣德。京师地震,与南安国黎利交战,明军战败。
公元1487年(丁未):宪宗朱见深成化二十三年,宪宗死。
公元1547年(丁未):平定白草番乱,黄河决口淹曹县等地,倭寇侵扰宁波、台州。
公元1606年(丙午):华北地区蝗灾严重。缅甸入侵中国,河套地区遭北方民族入侵,被官兵击退。蒙古朵颜入侵,亦击退。
公元1667年(丁未):鳌拜专横跋扈,诬告户部尚书苏纳海等,制造冤狱。盛京(沈阳)地震。
公元1726年(丙午):铲除异己势力,削除皇八弟、九弟、十四弟及简亲王王职,逮捕大臣隆克多、查嗣庭等入狱,年羹尧案发。
公元1786年(丙午):山西、安徽等地水灾,四川打箭炉地区7.5级地震,因山崩使大渡河截流,10日后决口,发生了特大洪水,造成几十万人死亡,水患延至湖北。地震,江苏、河南等地旱灾。福建陈荐等人造反。林爽文义军攻台湾,湘西苗族亦反清。江、淮一带水灾,华北旱灾。
公元1846年(丙午):多地水旱之灾,云南、青海回民暴乱。英军撤离舟山群岛,仍占虎门。
公元1907年(丁未):光绪帝病。黄河、永定河决口,云南大旱,绥来地震。西南喇嘛叛乱,革命党人徐锡麟杀安徽巡抚恩铭,徐被捕遇害。英国人拟开发西藏协议。日本以水灾为由,向中国索取粮食,中国政府“输江、皖、浙、鄂诸省米粮六十万石济之。”
公元1966年(丙午):文学革命于此年暴发。中国至有十年的大动乱,天怨人怒。文学大革命如火如荼,进入高潮期,此年全国大动乱。
当然,作者个人觉得这些“红羊劫”有些牵强附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