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大少爷面子大

“看来你真是很喜欢种地。”

这是段云澈想不明白的,为啥这么执着于种地呢?明明她家里也有买卖。婚后自家的买卖也可以让她想管什么管什么,他从没想过要让她在家里做家庭主妇,并不缺体现她个人价值的机会。

“嗯,土地、粮食,才是一切的基础。没有粮食,吃啥?喝啥?想做什么不都得以吃饱为前提嘛。仓库里没粮,我心慌,做别的都没有精神。而且我家就是靠种地一点点发展起来的,地,也是陆家堡最后的退路,不能忘本。”

说的挺好,可是,你家不是胡子出身吗?你家发家不是在大青山吗?

卫队的李连长家就是青山县的,他可是带来了省档案馆里存着的陆家堡资料,上面有很详细的陆青山的发家史。万年青当年虽然没上剿匪的名单,那是他没恶名,可也不是无名无姓的小土匪。

好一会儿没听到段云澈说话,已经眯起眼快要睡着的陆闻溪转头一看,他那表情太明显了,反应过来他想啥呢,自己尴尬一笑,“以前那都是为了糊口而已。实际穷得叮当响。还是种地才有余粮的。要不然你想想,我爹他们把兄弟九个,咋都这么消消停停的开荒,一点点的攒下这么些家业。要是没有在山上好,谁废这个劲呐。”

实际上嘛,能被叫土匪的,没作恶不代表不杀人呀。劫富济贫什么的不可能没干过。名声不好的地主财主,贪官恶霸,外国商队,都抢过。往来大青山的商队,也都是按时按点交钱买路的。

这些个事儿,再怎么说都是违法,不是长久求生之道。清末改朝换代的乱世能干,有人管之后,就不能干了。

这叫识时务。

但话肯定不能这么说。

好像她爹多贼似的。

段云澈哪里会想不明白,也不揭穿她,只说,“地种得太好,会被各方惦记的。”

所以,“我不打算再买荒地了。就这两块地,养活自己家人就行。你画了新庄子的图纸吗?得在河边上再加一些养殖厂,家禽牛马猪羊都要养。还有豆腐坊、油坊、磨坊这些功能类的作坊,都得配套上。最好是,在咱自己的庄子上,足不出户,就能解决大部分的生活需求。”

她的想法是类似于后工厂家属区那样的配置,什么都别缺。

“我画了草图,有个基础的图型,之后再结合你们画回来地图具体修改。等你休息好了,咱俩再细商量。”

嗯。

“长辈们待得还好吗?”

已经看到挺开心的了,还是得问问,走个流程。

“好着呢。每天都干点活,不过量,晚上泡个脚,睡得甭提多香了。现在细粮吃得也少了,粗粮多,吃好睡好,爷爷奶奶的身体明显的比之前好。前两天许医生例行检查,都说老两口比之前硬朗,年轻了好几岁。”

他们可是有家庭医生随行的,定时会给老人做检查。

设备没有,人家号脉也很有两把刷子。

老两口待服了,一点儿也不想回北平的家,想长住呢。跟他提了两回,让他把旁边的荒地买上十亩,建个庄子给他们住。

建庄子是肯定要建的,以后陪着媳妇回娘家,不能总是住老丈人家的客房吧?

他应得很痛快。已经开始走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