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六斤去世

六斤的归途 李皮皮 4628 字 2个月前

忙碌了大半辈子的张六斤突然闲了下来,他感到心里竟有些空落落的不知所措。

张六斤对惠珍说,自从退休后觉得自己就成了家里吃闲饭的人。既不用上班,也不用做家务,每天除了和街坊老人们打牌聊天,剩下就只能在家睡觉发呆。

惠珍笑话张六斤,说他就是这“贱命”,只能忙碌,不会享清福。

邠志看到父亲在家有些无聊,便托人在西安买了台电视机放在家里,让父亲和母亲以此打发无聊的时间。

八十年代初,电视机还属于奢侈品,普通人家是绝对买不起的。邠志买的是台十四寸黑白电视机,他将电视机放到了父亲房间的柜台上,并教会父亲如何使用。

张六斤和惠珍都喜欢听戏,刚好电视台会定期转播地方戏曲,张六斤就待在家里有时候能看上一整天。

到了夏天天气闷热之时,张六斤便将电视机搬到院子中,顿时吸引了左邻右舍的街坊来家中观看。

恰逢此时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发行了中国现代第一部木偶动画电影《阿凡提的故事》,邠蕊和邠志的几个孩子放暑假住在张六斤家里,他们连同邻居的小孩们对着电视机围成了个半圆弧形,孩子们就地而坐,兴致昂扬地欣赏着维吾尔族民间传奇人物阿凡提智斗坏蛋。

张英是邠志家的老大,他喜欢在动画片结束后立即换台,被张六斤不满地呵斥道:“光看不要动手,弄坏了让你达给我赔。”

张六斤除了爱好在家观看戏曲外,还有个习惯就是喜欢经常带着惠珍在县城周围散步,锻炼身体。

这天张六斤把惠珍带到了位于邠县城外的紫微山下,抬眼望去山间郁郁葱葱,鸟语花香,这里成为了许多爱好运动的中老年锻炼身体的绝佳场地。

惠珍是个小脚走不了山路,张六斤便拉着妻子的手一步一步慢慢向山顶爬去。

花了半个时辰的功夫,张六斤终于带着惠珍爬到了山顶上。

此时正是夕阳西下,放眼望去北边的泾河尽收眼底,四周在夕阳的映衬下平添了一种韵味。

“这是个好地方。”

惠珍问张六斤为何要把她带到这个地方来,她对老伴抱怨说自己的两条腿都已经肿胀起来。

张六斤指着远处让妻子看,只见泾河平静的河面上,波光粼粼,空中的云霞仿佛一条红色的绸带缠绕在天边。

“这个地方我已经看了很久,环境很不错。前有泾河后有高山,太阳从早上晒到傍晚,从风水学上讲这里是头枕高山,脚踏泾龙。等将来咱两下世了就让娃们把咱俩埋到这个地方,没事的时候还能晒晒太阳。”

“呸呸呸,你一天到晚的胡说八道,好端端地跟我说这些话干啥?我还想多活几年哩。”

张六斤没有理会妻子的不满,在夕阳的照耀下张六斤拉着惠珍的手漫步在山间的小路上,在他们的身后留下了两道长长的身影。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大约过了几个月时间,张六斤收到了一条噩耗,邠县医院医生王九志不幸去世。

张六斤对这位好友的离世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沉痛与怀念,他说邠县自此失去了一位医术高超的大夫。

张六斤和王九志二人称得上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当初张六斤能够去地段医院任职,还多亏王九志的引荐。

王九志的年纪比张六斤大了有十来岁,张六斤对他以老大哥的身份称谓。他们二人师出同门,早年间都曾在国民党军队服役。后来两人因为各自的原因离开了部队,一前一后在邠县开设诊所,解放后又分别进入到邠县不同的医院就职,他们都属于从外地落户到邠县后娶妻生子、成家立业。

文化大革命时期,张六斤和王九志因为相似的历史背景一同被拉去游街示众,遭受红卫兵的批斗,又同时被关进同一个“牛棚”接受劳动改造。在那个黑暗时期,他们二人靠着相互鼓励,给对方加油打气才最终等到“重见天日”之时。

王九志在学术方面取得的成就让张六斤刮目相看,他在邠县医院供职期间,首开下腹部、阑尾以及剖腹产手术,并为全县培养六十名医疗人才。

王九志遗体告别仪式在邠县殡仪馆大礼堂举行,前来吊唁的人除了本县卫生界的同行之外,还有不少专门从外地赶回来参加葬礼的群众。

“老张,你过来了。”

“嗯,我来送九志哥最后一程。”

“张老师好。”

“嗯,过来送送你们王老师。”

告别仪式现场许多年轻一辈的医务工作者都是王九志和张六斤他们这批老人带出的徒子徒孙,他们见到张六斤后纷纷给其让开条道路,让张六斤站在了送别队伍的最前面。

“嫂子,节哀顺变。九志哥走了,你一定要保重身体。”

张六斤和王九志的遗孀握手并安慰对方。

从王九志的葬礼上回来后,张六斤感到自己的心前区位置有些不舒服,惠珍以为丈夫是受到好友王九志离世的事情而受到些刺激。她让张六斤趴在炕上,一遍又一遍地给丈夫揉着前后心位置。

过了段时间张六斤感到疼痛的症状并未得到缓解,他决定去医院给自己做个全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