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故迭出的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终于过去了,新年的钟声敲响,李世民正式下令改元贞观,这一年,便是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正月初三,唐廷大宴群臣,在这场宴会上,一出盛大的节目精心展现在赴宴群臣的眼前。那是经由宫廷乐府改编唐军战歌、排演出的乐舞《秦王破阵乐》。大鼓震天敲响,有如决战前的狂欢,气势雄浑,感天动地。
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
群臣之中,无论是否跟随李世民亲临过战场,都不由被这首乐舞所打动。歌舞方罢,李世民道:“这首曲子是民间自创,虽然是战歌,没有文德颂歌那样雍容,但功业是由此成就的,不能忘本。”右仆射封德彝当即奏道:“陛下以神武平海内,文德颂歌岂能比得上这样的气势!”
这个马屁拍得恰到好处,李世民很受用,但谦虚还是有必要的,李世民笑了笑说道:“文德和武功,各随其时,封卿说文不及武,这话还是有点过了。”封德彝听了,也立刻点头称是,拜谢李世民。
此时的封德彝,还没有被抖出玄武门之变前在东宫与秦府间首鼠两端、两头下注的那些事情,依然是人见人爱的道德楷模。甚至因为封德彝在武德年间向来亲近秦王府这一派系,更受刚成为宰执的房玄龄、杜如晦的亲爱。而知道封德彝与隐太子(李建成后来被追谥为“隐”)关系的魏徵、王珪,也识趣地选择了沉默,不来抖破这件事情。
作为隋相杨素一手培养出的职业政客,封德彝已经成了官场上无懈可击的滑不留手。他的成名之作就是当年为隋文帝杨坚修造仁寿宫,极尽奢侈之能事。隋文帝听说了之后,斥责封德彝劳民伤财,但事后却重赏了他。因为封德彝把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的那点心思摸得门清,知道他们表面讲节俭,实际上就爱这些富丽堂皇的东西,因此自己揽下了劳民伤财的帽子,把享乐的好处留给了皇帝、皇后。皇帝、皇后住着大宫殿,心里美滋滋的,自然也就少不了他封德彝的好处。封德彝就是靠着这样揣摩领导心思的手段,一路平步青云。甚至在江都加入宇文化及的乱党,弑杀隋炀帝后,都能四面逢源,在宇文化及败亡后逃亡长安,通过向李渊献出秘策而重新被启用,平稳着陆,并成为李世民的得力助手。
春江水暖鸭先知,皇帝的喜好变了,像封德彝这样的官场弄潮儿自然是第一时间跟上。前隋的皇帝物欲强烈,喜好猜忌,大臣们便投着皇帝的喜好来相互攻讦,互相站队;而大唐的皇帝急于恢复国力,澄清吏治,于是那些前隋的旧臣也就跟着换了个角色,个个都越来越像爱民如子、敢言直谏的好官。
甚至连当初在隋炀帝面前刻意逢迎取悦的裴矩,也变成了敢说话的直臣。因为皇帝一直觉得地方官吏收受贿赂是个大问题,想要集中整治一番,于是来了一个“钓鱼执法”,秘密让属下试着去给一些官吏行贿,有个官吏不知是钓鱼,真的收了一匹丝绢的贿赂,李世民准备严惩。这时裴矩挺身而出,劝谏道:“陛下这样钓鱼执法的行为,不合圣贤精神,都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如果以诈术判刑,就会导致人人都免而无耻了。”李世民一听,觉得确实有道理,非常高兴,公开大肆表扬了一番,说要是人人都像裴矩这样能够据理力争,那绝对不用担心天下治理不好。
不过,不管这些官员的正直敢言、爱民如子是不是装出来的,只要他们愿意装,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总归是好事。
封德彝在揣摩圣意方面的造诣更是炉火纯青。他与萧瑀分别担任左右仆射,萧瑀还是封德彝的举荐人。李世民继位后,一些军国大事,萧瑀一般都是与他先商议妥当之后再报告给皇帝。而两人在将奏报面呈李世民时,封德彝总是可以通过察言观色来判断李世民的心思,因此好几次临时变卦,顺着李世民的意思发表观点。这让萧瑀常常很尴尬——皇帝的首肯、还有意见独到的形象,这些好处都让封德彝一个人占了,也难怪萧瑀会生气。
这样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确实气人,但却对他毫无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