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珪、魏徵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崛起的,他们这个小团体经过了几次事件,基本已经在解散的队伍上徘徊,而李世民看中的就是这一点,所以在关键时刻大力提拔他们,成了王珪、魏徵等人的后台。而李世民为他们设计的角色就是——谏诤。
对李世民来说,谏诤不仅仅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批评建议,更是他为帝国权力中枢设计的一项制度安排。中央朝廷的三省六部制,虽然尚书、中书、门下三省相互分工,地位相当,但实际上各项权力都在实际掌管六部的尚书省这里,尚书省的长官尚书令才因此权力滔天,以至于朝廷不敢将其作为实权职位,而把权力放在曾经的尚书省副职,也就是尚书左、右仆射这里,但即便这样,左、右仆射的权力依然很大。李世民就是要发挥中书省、门下省的作用,通过谏诤,来监督尚书省从上到下的具体施政。王珪在贞观元年担任黄门侍郎,也就是门下省的副长官,第二年转任侍中,全面掌管门下省,李世民反复叮咛,要求门下省发挥监督职权,对每个政令都要拿出来讨论,甚至将讨论大政方针的政事堂就设在门下省,并且参加政事堂议事的成员都相当于宰相,这一切都是为了制约尚书省的权力。
而魏徵,则更是以谏诤出名。他担任谏议大夫兼尚书左丞,专门有风闻言事的职权。李世民经常把魏徵请进自己的卧室,让他知无不言地提意见,魏徵一五一十地提,李世民便有多少是多少地接受。而且他们还经常上演一些惊心动魄的劝谏大戏,这样既表现出了李世民从谏如流的风度,又无形之中抬高了魏徵的朝廷地位。
同时,李世民还语重心长地对房玄龄、杜如晦说:“两位相公担任仆射,要广求贤人,做好宰相的职分。那些日常琐碎的政务,太消耗精力,做多了就没法帮助朕求贤了。”所以下诏,尚书省的日常政务交给尚书左右丞打理,只有那些大事情,才需要仆射来处理。于是两位尚书仆射的日常职权就进一步下放给了尚书左丞魏徵。
没了日常处理政务的工作,那房玄龄、杜如晦这两位左右宰相平时干什么呢?其实,天子早就安排得明明白白了,修国史的任务,已经交给了房玄龄。
杜如晦不久后便去世了,右仆射的官职一直空置。房玄龄又是很通透练达之人,于是房杜“让贤”于王魏的美名便就此传扬开来。
几年后的“创业守业大讨论”也标志着李世民苦心营造的朝廷权力格局的成熟。此时的魏徵已经继任王珪成为侍中,主掌门下省。李世民问群臣:“帝王之业,草创与守成哪个更难?”
房玄龄当然回答说,创业更难;而魏徵有不同意见,认为守业更难。他们各有各的理由,但归根结底都是屁股决定脑袋,每个人自然会认为自己更重要。李世民最后对这次大讨论总结道:“当年玄龄随我定天下,备尝艰辛,自然认为创业更难;魏徵与我安天下,自然认为守业更难。如今创业已经完成,如何守业则是我与公等要一起谨慎小心的事情!”
两边都肯定,但是隐隐之中,李世民和朝臣潜意识里已经把房玄龄视为创业阶段的功臣,而把这几年治理天下的功绩归功到了魏徵这里。房玄龄、长孙无忌最终成了贞观初年的吉祥物,受到群臣尊敬的同时,已经将实权拱手让给了魏徵等人这边。
但这何尝不是一种对秦府功臣们的保护?毕竟终李世民一生,都没有做过其他朝代开国时那样的屠戮功臣之举。在太平年间渐次淡出舞台,安享人生中剩余的旅程,这样的结果,既是秦府功臣们的可惜之处,也是他们的幸运之处。</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