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王侯的陨落

齐王李祐的这场荒唐的叛乱没有兴起丝毫波澜,却生生打断了李承乾一党的计划。

原本按照杜荷的想法,就应该顺应太白昼见这一天相的启示,借口太子病情危殆,引得天子亲自来探望太子,届时便可趁机发难,控制天子之后,便可以遵从玄武门之变的老套路,尊天子为太上皇,诛杀魏王李泰的余党,李承乾便可以如愿以偿地重回舞台。

齐王李祐叛乱的消息在此时传到长安。对于这位想法大胆却无雄才的弟弟,李承乾是颇不以为然的,也不信他能掀出什么波浪。他还对纥干承基说,“东宫西墙距离皇宫大内只有二十步,要发动政变轻而易举,哪里是齐王可以比的?”他们的谋划一步步近了,但没想到,忽然有一天,纥干承基被捕了。

原来,当初齐王李祐听了舅舅的话,要招纳武功高手做护卫,就曾找过纥干承基。纥干承基不得不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接受调查,因此被齐王谋反案牵连下狱,接受严刑审问。牵涉谋反可不是什么小事,按照唐律,是妥妥的死罪了。纥干承基不想死,于是千方百计地想做污点证人,在刑部积极自首,寻求立功,不但把他和李祐发生的事情一股脑儿说了,还把东宫里那些阴谋诡计乖乖供了出来,只求免于极刑。

纥干承基叛变,称太子谋反,这可不是什么小事。刑部不敢擅作主张,赶紧上达天听。天子立刻下诏调查。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瑀、李世勣等宰相级官员领衔,奉敕令组成了一个超级审案天团,调度中书省、门下省以及大理寺的各路管员参与协助。审案天团里没有庸人,全面调查之下,东宫里的那些图谋、图谋的那些参与者一一浮出水面,查得清清楚楚。于是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就此上奏,称太子一党反形已具,案件事实清晰、证据确凿,李承乾、侯君集、李安俨等一应参与图谋的官员,都犯下了十恶不赦之最重的首位——谋反罪。

亲子谋反,这似乎是任何人都不愿意看见的人伦惨剧。但李世民看上去似乎并不觉得意外。其实,早在张亮调离东宫,前往洛阳任职的时候,他就已经将东宫的种种异动,还有侯君集等人的不满情绪一一汇报给了李世民,李世民只是示意暂且不动声色,等待他们一党的反叛迹象真正显现出来时,再处理不迟。

其实李世民还抱着一丝希望,如果李承乾最终没有行动,或许可以暂且掩盖过去,他也可以不用对自己这位嫡长子采取行动。

在李世民眼里,太子承乾还是太稚嫩了,承乾甚至无法真正收服以詹事于志宁、左庶子张玄素、右庶子赵弘智为首的东宫僚属,实质的威胁性其实并不大。李安俨虽然身居宿卫武官,直接影响天子的个人安全,但李世民自己当年就是靠着策反北门宿卫取得了玄武门之变的决胜,历来就注意自己宿卫队伍的掌控,从当年的阿史那结社谋反案以来,李世民进一步加强了对宿卫兵的重视,李安俨并不能真正策动宿卫参加反叛。

但是,李世民没有想到,真正可能给天子带来威胁的,是侯君集这个军界大佬。侯君集掌管兵部多年,又在带兵打仗中积累下很高的声望,他在军中的影响力,怎么高估都不会多。

太子一党谋逆一案被查后,由于侯君集是军中的顶梁柱,三法司轻易不敢惊动,直到侯君集的女婿、东宫千牛备身贺兰楚石走上朝堂,在天子和百官们面前告发了侯君集参与太子党阴谋的事情。于是天子召见侯君集,当面对他说道:“朕不想让刀笔吏来折辱侯公,所以自己来审问侯公这件事情。”

李世民继位以来,平常都与大臣们推心置腹,不爱摆些什么九五之尊的架子,谈话时与继位前一样,都是自称为“我”,要摆架子的时候,也是道一声“吾”。而在此时的场合下,他自称为“朕”,也许是因为侯君集问题牵涉实在太大,这位平灭数国的名将气场实在太强,连身经百战的李世民都要靠皇帝的威压来镇住场面了。

面对自己身受的指控,侯君集断然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