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经济第一的海山市。
第三,副省级的海菛市。
但是第三个的话经济一般,现在年GDP才7000亿,连破万都没有达到,另外一个就是积太过狭小,只有1700平方公里,地方小了点,无论是城市面积还是经济的量都不合格,所以根本不适合。
第二的海山市,虽然经济连续二十多年排行省内第一,但是它有局限性。
首先它是地级市,这种地级市不利于获取发展和资源倾斜。
还有那就是海山市的经济强大主要得益于这个市下面好几个发达的县域经济,主要还是它拥有一批经济强县,才导致它的GDP比较强。
所以说,选来选去,还是省会福海市比较适合。
主要是福海市目前常住人口达有800万,城区常住人口突破了300万,这个市的面积近1.2万平方公里。无论是人口还是面积,福海市都具有成为新一线城市的潜力。
最关键它还是省会城市!
如何打造一个强省会城市?
说白了就是整合下面其它市的经济资源,集中到省会这个福海市!
把一些大型公司,企业,产业链等等搬迁到福海市来,打造一个新一线城市。
想要成为新一线城市,必须是人口、经济等等都要达到一个体量才行。
就拿前些年的天南省来说。
它执意打造一个二线城市,强省会,硬生生把天南市打造成强省会。
把下面各市拿得出手的企业大部分都是搬迁到天南市。
全力发展天南市!
成功之后,利用天南市辐射全省!
后面随着枰陆运河的开通,再加上你也有一座二线城市辐射全省,一座二线城市,可以留住不少本地人才,也可以打造一个比较全面的经济中心,工业中心,吸引更多的外地人来投资,所以这几年天南省的经济逐渐提拔了起来。
当然,这种加强省会计划说起来是不错,但是想要做到就难了。
那可是得磨刀霍霍,举起镰刀往下面的市县割草!
比如你把下面海山市,海菛市、障山市、海龙市的领头企业,经济支柱统统挖来了福海市,这些地方的城市经济怎么办?
民生怎么办?
当地的干部愿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