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钱兄说的在理。”
“他们要的箭矢,放眼整个九江县,只有我们赵钱两家有。”
“任他一个小小的御史,能在这里翻起什么风浪?”
箭矢,要么卖给捕鱼的渔民,要么卖给上山打猎的猎户,好一点弓箭则卖给镖师。
寻常百姓,谁能用的到弓箭这种东西?
稀少的受众,使得民间弓箭坊的规模注定难以做大。
除了兵器局那种地方,合格的弓匠和箭匠,在大夏境内本就不多,民间弓箭坊更是稀少。
赵、钱两家的弓箭坊,能在九江县以飞快的速度发展起来,靠的就是每年吴国来扰,趁着将士们手里的储备不够用了,提高售卖箭矢的价格,赚朝廷的银两。
大发国难财,以此混得风生水起。
女帝刚刚即位,根基不稳。
即使押送到定海关的箭矢,因为被连烧了三万支,目前更加短缺,估计也不会让朝廷官员,做出强抢箭矢这样的事。
大夏,还是守法的。
这就是赵、钱两家肆意将箭矢溢价的最大依仗。
那些人说边关急需箭矢?
那又如何?
百姓的死活跟他们又没关系。
钱在他们口袋里才是最重要的。
“我可听说,朝廷的御史已经到九江县一整天了,按说……早该来找我们才是。”
“该不会,他们在想什么计策对付我们吧?”
赵成忽地这么一问。
他今天特地给箭矢的标价涨了五两银子,就是等着御史来找他,他再装模做样给御史点面子,给他优惠五两。
可没想到,御史好像根本就不在意他们两家的弓箭坊。
“无妨。”
钱峰摩挲着下巴,朝身边的下人道:“把卖不出去的那箱箭搬出来。”
“我们一起去会会那个御史,这就当见面礼了。”
“朝廷命官肯定有些底牌,他若逼的急,我们先提价二十两,再给他优惠二十两,这个面子卖的很够了。”
钱峰话音猛地一转,声音里带上些怨毒,“可他要是拂了我们的面子,那就让他知道知道,九江县谁才是真正的老大!”
“钱兄果真精明。”
赵成哈哈大笑,恭维道:“今有你我卧龙凤雏二人集思广益,于此合谋,必让那御史低头做人!”</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