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想走?门也没有

星落门 倔强的纽扣 5334 字 2个月前

二人再拼命恶补昨夜李遗回家后的画面,那场景,远非一个“惨不忍睹”“不堪入目”可以形容的了。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

昨夜,三人分手,各自安好。

但回家后的李遗,却遇到了麻烦——关银屏来了。

李遗关银屏夫妻二人感情甚好,如漆似胶,完全没有所谓政治婚姻的虚假与套路,而是真正的——如漆似胶。

在二人的生活中,关银屏却不是一个典型的“相夫教子”类型的女子,她也有“相夫教子”的一面,只不过,她的这个“相夫”,是真正意义上的“相夫”,帮扶、辅佐,甚至引导。

关银屏的政治智商之高,就连当初的老公爹李恢也赞叹不已,自认李氏娶来了一只真正的“金凤凰”。

关银屏背后的政治势力就不必说了,人家是真正有大智慧的人。

明面上,她并不怎么插手南中官府事务,而是常年行走在南中各地,救民疾苦,却将自己的人设打造得超级完美。

美丽、睿智、善良、宛如传说中的观世音娘娘,因此人称“关三娘子”,也有称“观世音娘子”,甚至在某些小的部落族群里,她已经取代了原来的神灵,有了专属自己的小小神堂神龛,专享四季香火。

在南中,享有如此地位的,除了蛮族自己信奉的那些子午须有的神灵之外,唯有诸葛亮与关银屏二人。

但二人在民间所得供奉的途径,和民众基础,又大相径庭。

诸葛亮在南中有“慈父”之称,多地自发建有祠堂祭祀,但祭祀者多为豪阀贵族,甚至有些是官府有意而为之。

诸葛亮“以蛮治蛮”的政策指引下,只有蛮中豪族是实实在在的受益者。

而关银屏的祭祀,却主要来自底层蛮汉人民。

对于豪族,关银屏始终保持着若即若离的态度,而对于底层民众,她却给予极大的关注与关爱。

如果说南中人民对于诸葛亮的祭祀,还带有那么一点点的政治色彩的话,则对于关三娘子的祭祀,则是实实在在发自底层人民的肺腑心声。

关银屏的做派,一开始,建宁李氏其实是很不习惯的。毕竟你是我李氏娶来的儿媳妇,长门长媳,一个女人,如此高调为哪般?

但久而久之,他们终于发现,正是由于关三娘子的影响和加持,他建宁李氏才得以升级为“李氏建宁”。

尽管关银屏的主观意识里,并没有这个想法,但现实就是如此,她成为建宁李氏升级迭代的幕后最大推手。

以至于现在南中豪族们,无不朝思暮想着能够娶到成都一个类似关银屏这样的奇女子,来助推自己家族更上一层楼。

但是,如同世间只有一个诸葛亮一样,世间也只有一个关银屏。

诸多南中豪门与成都的政治联姻,都没有达到李氏娶关银屏来得成功。

在家里,李遗经常就很多事务咨询娘子意见,而关银屏每每给出的意见,都十分不俗,很多甚至堪称经典。

上面的老爷子也同样把关银屏看得宝贝儿无比,凡涉及重大事务,几乎都能在其中看到关银屏的影子。

这也是二房三房的李享李沛心里窝火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次,李遗前来兴古郡就任,看似前面就李遗单枪匹马入郡城,其实后面李氏做了太多的铺垫,很多还是关银屏亲手操持的,所以,她也就晚了些时日,才起行。

昨夜,李遗朱武沈腾三人在城头酣畅淋漓,其实关银屏早就到了,只是风尘仆仆的,不方便见面,便安心在家等候丈夫回来。

谁知道这三人玩儿得太嗨,竟然一直闹到深夜时分,才恋恋不舍地分手。

李遗回家见到娘子,自然高兴,又是酒后,兴奋激越的情绪一上头,便开始炫耀自己的政绩,期望夫人给予肯定。

谁知道,他越说,关银屏的脸色就越难堪,到最后,就连李遗都发现了娘子的一张俏脸冷冰如霜,这才连忙止住滔滔不绝激情四射的演说,尴尬地请娘子指教。

关银屏一直对夫君恭敬有加,即便给他意见,也往往把夫君抬在上面。外面更是如此,从不会有让夫君难堪的时候。

但今夜,关银屏一反常态。

因为,她感受到兴古郡这里轰轰烈烈百废俱兴的热闹场面之下,隐隐藏着巨大的火山,但丈夫却视而不见,满满的,都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节奏。

“夫君呐,小二十万的人口聚集一地,稍微一点风吹草动,便是星火燎原之势,但你却只见那所谓的人口红利,却不见流民泛滥成灾时的毁天灭地!黄巾军殷鉴不远,莫非你都忘记了?”

提起黄巾军之乱,李遗顿时冷汗都出来了,哪里还有一点酒意!

“假如这其中有人蛊惑,你怎么发现?再说了,你现在是因为有这项工程在,大家有口饭吃,但说建城之后,你这里滞留的二十万人口,吃什么?穿什么?到时候,吃不饱穿不暖,一夫作难,而应者云集,你这小小的郡城,能有什么作为!更不要说,你这新城背后,可是多少蜀汉豪阀大族的希望所在,你一个小小的郡守,能扛住?建宁李氏,又有几分力量支撑?”

关银屏的话,不亚于一颗炸雷在头脑中爆炸。

李遗本就不是智商不够的人物,只是被眼前盛景给膨胀了心胸而已,这个时候,被娘子一盆冰水兜头盖脸泼下来,冷静后,立即发现其中端倪。

假如事情真如娘子所言,则流民之乱,更胜往昔,这些人,可都是自己召集而来并且邀请定居于此的啊!

如此一来,蜀汉帝国是否能够承受,还是个未知数,但建宁李氏一定会因此而消亡。

建宁李氏,几几乎就要亡于我之手也!

大冬天的,虽说南中的兴古郡的冬天并不很冷,但也绝称不上热。

而李遗的浑身上下,都已经汗涔涔的了。

扑通,李遗直挺挺地跪下,双目含泪,眼巴巴地盯着关银屏,凄苦地叫一声——

“娘子救我!”</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