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关于白酒

星落门 倔强的纽扣 4497 字 1个月前

“不是。”

沈腾的回答干脆利落,斩钉截铁。

李遗心头一凉,顿时便有沮丧的情绪涌上心头。

苦也!

说一千,道一万,再好的东西,不拿出来,等于没说。甚至比没说,还让人抓心挠肺。

也不是说人家李遗就完全没有一点办法应付接下来的困局,比如关银屏提出来的那几种,烧荒垦地,划分田地,注重商贸,发展农业种植业……等,但这些,都不能解渴,属于治标不治本的那种。

关银屏脸色尚算淡定,但未免没有失落。

“不是最佳时机,但也不是不能做。”沈腾接着说道。

李遗顿时又兴奋起来。

关银屏的美眸狠狠地在沈腾身上剜了大大的一块肉!

三人开始细致筹划,制曲所需原材料,场地,酿酒场地,藏酒基地,技术培训……

有几点,沈腾特别说明——

其一,参与核心技术的人员,必须忠诚可靠,技术一旦泄露,损失无可估量。并不是不让别人做,而是一个刚刚兴起的行业,良莠不齐,很容易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最后,对行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白酒并不会只兴古郡一家,各地不同环境、温度、气候 、水分,甚至粮食品种等,最后出来的成品酒一定的不一样的,但目前,并不适合一个地方有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多个不受控制的酒厂来。

其二,销售渠道,以东向南向市场为主,最好能实现授权专卖制度,学会用产量控制市场,调控价格。

其三,最好能够将成品分出高中低档,以满足不同市场不同需求。

现在,沈腾说什么,那二人只有点头称是的份。事情已经越来越进入实际操作阶段,沈腾的每句话,对于这二人来说,无论理不理解,都受到充分的尊重。

用后世人的话来说——“放屁都是香的。”

对于第一条,很好理解,受益的,自然又是建宁李氏,因为只有将技术紧紧掌握在自己家族内部,才是可控的。近水楼台先得月,这本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豪阀大族的红利,往往就在这个时候得到很好地验证。

沈腾对此,其实也没有什么歧义。他自己光杆而司令一个,什么事情,都指望着人家去做,自己浑身是铁能打几根钉子?

这是现实,虽然无奈,但现在就是如此,你想不承认都不行。

第二条,沈腾的想法,还是赚外快,利用独一无二的白酒资源,将东向南向的市场打开,将其财富吸附过来,最好能用他们的粮食酿成酒,然后再转头卖酒赚他们的钱,形成一个商业闭环。

沈腾前世虽然不是什么商业大亨,但没有吃过肥猪肉,并不等于没有看过猪走路啊,随意将后世的东西拿来,在这个时候,也许就是前无古人后有来者的妙手天成。

比如白酒,不过是将几百年后的东西,提前拿出来送到这个时候的人民手里而已。

主攻东向南向的市场,沈腾有另外一番思量,成都或者成都附近,是必然要搞一个酒厂的,那里,才是最大的消费市场。想成为这个时代的白酒大王,离开首都市场,算什么回事儿。

甚至对于曹魏占据的中原地区,他也有意去插一杠子。

而对于第三条——授权销售,其实对于这个时代来讲,一点也不陌生,人家蜀汉的盐铁专营,说白了,就是授权销售的典型案例,从汉朝霍光那会儿就开始的,但现在都几百年了好不好?

至于厂务地点的选择,还别说,兴古郡这里本是山区,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当然,这是后来的称呼,反正,这地方就是多山,多溶洞,要什么样的都有。

而盛酒的容器,最好的便是陶瓷器皿,蜀汉也不缺,就是有点远,临邛最出名的自然是盐,铁,但临邛陶器,其实是比后世的龙泉瓷景德镇瓷更早的陶瓷基地,只不过没有赶上好时候,不是大宋朝这个靠海外贸易就赚得盆满钵满的的时代,所以,临邛窑就显得寂寂无名了。

问题是,临邛窑远水解不了近渴,所以,在此地建立陶瓷基地,便是应有之义。

而且,作为本地郡守,断然不愿意让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在外地,白白送钱给别人不是?在后世,这几乎是不可原谅的行为,自己的产业,为别地方的鸡的屁做嫁衣裳,傻子才会干的吧。

“粮食!”李遗难得地终于从兴奋中苏醒过来,“哪里来那么多的粮食?”

关银屏那双卡姿兰大眼睛顿时也瞪得溜儿圆。

对啊,酿酒,最大的生产原材料便是各种粮食,酒酿嘛,就是稻米,而白酒,按照沈腾的描述,各种五谷杂粮均可,四粮液五粮液都有,单独一种粮食也可以,但问题是,这不是小家庭里的小打小闹,而是要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链,哪里有那么多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