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一个相对复杂的算法

“怎么到这就没了?”

郭立强的表情一滞:

“时差定位法?”

郭立强也意识到自己反应有点过激,当即解释道:

显然,这份报告,它烂尾了。

他之所以如此惊愕,并不是因为这个算法多么新鲜。

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之后,常浩南从笔筒里抽出一支笔:

常浩南的画功这两年进步不小,但仍然处在简笔画plus的水平,干脆画了个框框来代替:

“然后,采用载机与2枚以上主被动复合制导空空导弹联合组网,进行高精度无源探测,这一步,我认为需要借助时差定位技术和滤波算法获得目标的精确位置信息,为远程空空导弹提供中段制导信息。”

甚至有意无意中忽略了常浩南把这个问题称为“简单问题”的细节……

话说到最后,甚至带了点不太确定的疑问语气。

哗啦——

“诶?”

实际上,在歼轰电7上面,无源定位用的就是这套逻辑。

“首先,是用机载无源探测系统对敌方超远距离目标或低可探测度目标进行预警探测和粗定位,给载机发射导弹提供初始信息。”

刚刚前倾的上半身也重新靠回椅背上。

“嗐……好歹也是搞控制的,TDOA当然听说过,只是之前一直感觉,常总应该会提出个更巧妙的算法才对……”

正如刚刚郭立强所说,他在定位和导弹控制算法两个部分确实着墨不多,毕竟这两個部分已经涉及到理论领域,对于一般人来说不可能只靠干想就得出什么结果。

只不过那上面的“多点”是左右两个吊舱,本身距离非常近,所以误差很大。

“多站时差定位,本质上还是求解一组强非线性的偏微分方程。”

常浩南稍微调整了一下坐姿:

“所以在这里,就必要搞一个相对复杂的算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