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毕竟前半句话都说出来了,所以最后还是有些犹豫地问出了那个大家都比较好奇的问题:
“但这一套操作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再说……总不能真帮欧洲搞出一种第四代战机?”
尽管最近十几年的对欧合作都比较融洽,无论工建委系统还是李忠毅本人更是从中获得了不少好处。
但他的思维整体上还是清醒的。
或者说,至少没有把个人得失放在大局之前。
华夏和欧洲能够长期维持相对积极的关系,关键是趁着90年代中后期美国人头脑发热,不把全世界放在眼里的功夫,在几个欧洲核心国家拉起来了一批拥有在华利益的政商两界人士,形成了相对牢固的捆绑。
问题在于,因为缺少直接干涉的意愿和手段,导致这种操作是不可持续的。
相比之下,美国虽然在短时间内丧失了对欧洲的控制,但得益于历史原因,只要及时挽回思路,就仍然有通过潜移默化方式挽回,甚至扭转局面的可能。
尤其如今的白宫是驴党做主,在豢养代理人方面更是轻车熟路。
所以长远来看,欧洲能在太平洋两端的竞争中保持中立都已经是华夏的巨大胜利。
而在最核心的军事技术上,更是不得不防。
好在,常浩南也不是没有理智的人。
“李主任放心,帮法国人搞第四代战斗机,肯定是不可能的。”
他摆了摆手:
“退一万步讲,就算不提敏感技术的问题,实在不是我看不起对方,但从他们过去二十年的行为逻辑来看,恐怕法国,或者整个欧洲也拿不出足够的资源和决心来稳定供应这样一个可能持续数年甚至十数年的庞大计划。”
“一旦中途有变,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个巨大的麻烦,如果项目停留在论证阶段或者早期验证阶段倒是还好,可要是不上不下,又已经搞出了些诸如原型机之类的财产,那可就有的撕逼了。”
当说到这里的时候,常浩南清晰地听到两边传来了不只一声松了口气的声音。
尤其航空工业集团的总经理谭松瑞,更是直接端起杯子,猛灌了几口茶水——
要是常浩南真提出什么意料之外的疯狂计划,那夹在中间左右为难的还是他。
结果,水还没咽下去,就听见常浩南继续道:
“但对方的关注点也明显不在一款真正的第四代战机上面,大概率是希望能以现有的阵风为基础,在较短周期内以较小的成本,研发出一种战斗力可能接近第四代的型号……按照我们过去用过的说法大概算……3.75代?”
也就是老谭身经百战,加上以前跟常浩南接触不少,算是有点心理准备,否则非得被这口水给呛住。
“这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