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几天去问问杏林堂的人看收不收。
中午的时候她找了个阴凉地儿坐着休息,拿出准备的东西吃了两口。
“小梨,你中午就吃这个啊?”
姜小梨抬头,是杨树庄的村长。
她准确地叫出了对方的名字,“赵伯伯好,我早上吃的多,现在还不饿,就随便吃点。”
赵锡田赞叹道:“没想到满仓的二丫头这么能干,我今天才知道你还收蝎子,那天你怎么没告诉伯伯啊?”
“蝎子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像张沟那里,水塘多,蝎子明显少,就没和你们说。”
姜小梨收了一段时间就发现了规律,有几个村可能是地理位置的原因蝎子很少。
她就隔得时间长些去收。
量多的她就跑的勤一些。
赵锡田听的很是认真,“我还不知道呢,原来是这样。”
姜小梨有想过把收蝎子的事情也分到各个村里,但是汪老板把她的价格压的很低,她要是再搞代收挣得会更少。
反正目前她忙的过来,还是亲自上门收。
她看赵锡田一直围绕着这个话题打转,就明白了他的意思,这是想把收蝎子的活儿也给揽过去。
不愧是当村长的,脑子就是活。
她想了想说:“抓蝎子不像捡马猴皮儿,得大半夜出去抓,抓起来还得费工夫,不少人不愿意干,收的量并不是太大,价格也不高。”
别看她最近收的量不少,那是村民费 了不少功夫抓来的。
这会儿市面上还没有紫光灯,抓蝎子全靠眼力,还要牺牲睡觉时间,很不容易。
赵锡田失望地附和了几句,以为没戏 了。
谁知道姜小梨又说:“要是赵伯伯不嫌辛苦,那杨树庄收蝎子的活儿我也交给你来干,就是提成少点。”
赵锡田又惊又喜,“辛苦啥,我这村长也就十几块的补贴,有机会挣点钱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姜小梨和他说好价格,就把这事完全交给了他。
杨树庄以后就可以不用来的这么勤了。
赵锡田非要拉着她去家里吃饭,姜小梨推辞不了,只能推着车过去。
赵锡田的老婆陈书芝是个朴实的农村妇女,把家里所有的好东西都拿了出来。
还给姜小梨了一把糖,“村里前天办喜事,是我们本家的,送来了不少好糖,你尝尝,味儿可好了。”
姜小梨把糖装进口袋,“我拿回去给孩子吃,我就不吃了,渴得慌。”
陈书芝赶紧给她倒水,又往里抓了一把白砂糖。
这水一般都是农村人招待贵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