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了录取通知书,姜小梨开始忙活郭振刚交代的事情。
郭振刚帮她料理了宋长山,她得投桃报李。
再说郭振刚开出的那些条件太诱人了,她手头富足,就卖他一个面子,接下了这件事。
她跟着一个政府的工作人员花了三天的时间看了那些药田,规模不算大,大概有二百亩左右。
姜小梨计算了一下,“就按一亩地收入的百分之三十给定金,成熟后我会派人来收,同时把剩下的钱结清。”
“书记的意思最好能给一半,大家也好有个盼头。”
姜小梨笑盈盈地说:“最好?那还有最坏呢,你们书记能接受的最低比例是多少?”
那个工作人员也是个官场的老将了,没想到被姜小梨看的透透的,无奈伸出三个手指。
姜小梨露出胜利的微笑。
农户听到可以先拿定金,那叫一个高兴,都去大队部排队领钱。
他们以为领了钱就能走人,可是去了才知道得先签字。
是一份中草药定向收购的协议。
大意是只要农户种的出,收购商就收的起。
保障农户在销售环节的后顾之忧,解决农户“种的出、卖不出”的顾虑,绝不让农户亏钱。
这是姜小梨依据上一世的记忆,和农业局的领导一起拟定的。
这份协议同时保障了双方的利益。
例如,收购商有权根据药材的品质给出不同的收购价格,天灾的时候,只负责农户的种植成本的一半等等。
一条条一项项,郭振刚都看的震惊不已。
他一直以为姜小梨如今的成就离不开沈东霖的帮助,合作下来之后他才发现是他狭隘了。
沈东霖的眼光确实不错。
他有预感,姜小梨会开启新的种植和收购模式。
先试验个两年,若是效果不错,他会在全县,甚至全省推广。
签了协议,那个工作人员又说了一大堆扶持政策。
派出专业人员帮助农户解决在种植中的问题,免费提供技术支持,让农民牢牢抓住中药材种植这一发展机遇。
如此一番下来,那些领到钱的农户心都放到了肚子里。
还有一些种粮食的跃跃欲试,在考虑要不要在秋收后也改种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