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种粮食可没有这么好的待遇。
姜小梨跑了好几天,累的差点虚脱,歇了两天后又马不停蹄地去了平江省。
有高大奎和黄娟两大干将,有能力有经验,姜小梨还是比较放心的。
可是这两个人也有各自的不足。
高大奎太匪气,也没什么文化,看看场子还行,谈合作就不行了。
脾气爆,也不够聪明,容易被人绕进去。
黄娟在数字和政策方面是个高手,脑子比计算机还厉害,什么税收、价格,看一遍就记住了,几分钟就能给你算出盈亏来。
可是不善言辞,性格也软,只适合做幕后工作。
汪老板是个人精,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已经拉来了不少供应商。
不过汪老板还有杏林堂的生意,不能久待。
姜小梨马上要去京都上大学,等把这里的事情捋顺后,也不会一直待在这里。
得找一个能主持大局的。
汪老板推荐了自己的一个亲戚。
姜小梨知道他的心思,却爽快的答应了。
汪老板喜不自禁,这么大的产业,他的人当了家,肯定能帮他捞不少钱。
姜小梨看破不说破,心里却早已有了主意。
她会提前几天去京大,在京大里物色几个可用的人才。
她那个专业的学长学姐们都是药材方面的专业人士。
对药学,管理学,还有相关的法律知识都了如指掌。
能考上京大的,能力肯定也差不了,是绝佳的管理人才。
这么一想,姜小梨就更迫不及待的想去京都了。
她按捺住内心的激动,处理完这里的事情才返回了淮安省。
别人高考完是享受美好假期,姜小梨却把自己忙成了千军万马。
不过她不觉得累,反而是满满的成就感。
人这一生短短数十载,有人安于现状,平凡度日。
有人马不停蹄,轰轰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