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责罚

崔家请罪的折子是在萧弘深的案子查清后的第三日送抵盛京的。

他身上有爵,奏本可直达天听。

吏部得了奏章也没往下压,径直送去了福宁殿。

奏疏中字字句句都是请罪,把所有过错都揽在自己身上,乾元帝看过,面色平静,一时也瞧不出喜怒来。

正巧那会儿裴高阳和裴高洵都在福宁殿回话呢,奏本又是吏部尚书送到御前来的,送完了东西,乾元帝不发话,他也不敢告退出去。

殿内的气氛似乎有些凝肃,没有人敢先开口吱声。

吏部尚书知道奏本上写的是什么,这会儿眼风一个劲儿的朝着裴高阳两兄弟扫量过去。

裴高阳眯了眼去看他,正与他四目相对时,眸中问询的意思直往外溢出来。

乾元帝掩唇咳了声,拉回二人视线和思绪。

奏本被他合上,反手扣在御案上:“这本奏疏——”

他拖长了尾音,抬眼去看裴高阳:“清河崔氏涉案,此事你家早就知晓吗?”

铸币案已经闹了有一个多月时间了。

从案发,到朝廷选定钦差彻查,再到大名府商贾寻至平国公府,一直到如今,整整一个半月时间过去。

要说知道内情,其实该当同罪。

可是御前欺君——裴高阳权衡再三,横跨出来半步,如实回禀:“起初也不知道,只当孩子是为了探亲走动才来的凤阳,在家里住了有一阵子,大名府那边闹出铸币案,案子闹大了,大郎又要随行钦差,煦之见隐瞒不住,才回禀了。

只是其中内情臣知道的也实在不多,当日劝他早回清河,规劝他阿耶上奏本主动来请罪。

实则是这样的事情,臣总不好拿了煦之一个小孩子到御前来告发。”

他一面说,已经撩了朝服下摆,直挺挺朝着乾元帝方向跪了下去:“臣有罪。”

有没有罪,也只是乾元帝一句话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