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难题还是得我自己来

“商务套装,后续要去见各个合作方,该给的压力要给。”李颜在他们仨面前就不是故作深沉的样子了,倒是很乐意外露自己的情绪。

对急着表现,喜欢揣摩他想法的那几个年轻人,他就得藏住情绪跟想法,越是给他们觉得猜不透,反而越能建立权威。

虽然他们对李颜本人基本都是心服口服的,在他直接对接的时候没人敢说半个不字。

但是不直接对接的时候,他们想法就非常多了,李颜不希望在这上边浪费时间,或者哪天搞得环境乌烟瘴气。

所以他不去强调什么,单纯只在乎结果,不以情绪评判任何东西,也不给他们看出来任何情绪。

猜不透,就少了“表现”,当他们醒悟“成果”才是取悦李颜的第一要素,李颜也就舒服了。

这群老油条就不一样了,在周扬他们面前装深沉,反而会被忽视。

李颜需要年轻负责人少走人情,却需要老油条负责人多走人情。

要是周扬李光德都以各自的想法为尊,忽视了李颜的需求,嘴上说着“没问题”实际各干各的,等到成品出来,必定是个掀桌的结果了。

所以李颜要表现出情绪,让他们意识到他的“任性”,意识到李颜不按常理出牌,从而在项目启动的早期就意识到“要听李颜的意见”。

避免后期的积重难返。

就例如今天,周扬就进一步整理过的硬件采集工作汇报之后,向李颜展示了他与李光德沟通后“暂定”的四个方案。

嘴上说的是“充分考虑了手机功能、成本压缩与设计实现三方面的需求”。

怎么听都很是“充分考虑”。

李颜直接把周扬呈递上来的文件夹盖住,压根不翻开,皱着眉问道:

“考虑了我的要求吗?”

攻势竟然这么快?

周扬甚至还没来得及先拿方案压李颜,就被抓住了痛点。

他当然不乐意按李颜的要求来,当初他跟李光德加入,一大目的就是寻找自我实现的价值。

李光德也是如此。

“我们其中一个方案参照了你在发布会上展示的概念机思路,其他的方案则是参照了国内外各式主流设计。”李光德说道。

“那就只给我看参照我思路的方案,其他不用浪费时间了。”

两位大佬面面相觑,曹海斌则是憋着笑,有点幸灾乐祸的样子。

参照李颜思路的方案,做得并不仔细,因为二人均觉得没啥好讲的,这是李颜的思路又不是他们的思路。

说一千道一万,就是他俩“位置没摆正”,作为支援级别的大佬,他们从来不认为自己是过来实现李颜的想法,而是帮李颜做得更好。

“方案现在的深度不够,单纯只为了追求我所说的极简,没有考虑到各种组件结合之后的实际情况,我不认为这是李老师的水平。”李颜简单看了两眼便下了结论,“麻烦两位这个月结束之前先做出来一个实体机,没有对应配件也无所谓,找同等大小替代品做模型都成。”

“好。”周扬答应下来,然后在桌子下边伸手压住李光德的腿。

打断了他的发言蓄力。

“不过李总,只要一个吗?”

“只要一个。”

话到这里也没什么好聊的了,三人刚走到门口,李颜突然又说了一句:

“周工,寻找硬件供应方的时候倒是可以多多益善。如果可以,月底的实体机希望可以成为只差软件的1号机,总不能我天天带着创族w8去找别人。”

“好的。”周扬点点头,便走出了会议室。

“老周,你意思是?”才走出来两步,李光德就忍不住问出口。

“他需求提得非常明确,意思已经很直接了。”周扬摇摇头,“先按他需求做好,后续再提我们的意见吧。”

“设计师应该拥有……”

“李老师,”曹海斌替周扬说了不好听的话,“李颜是个特别的老板,没有谁对他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大家在这个平台互相成就,届时你两位还能算是美谈佳话。要是最后不欢而散,可就太过难看了。”

李光德咬了一下上嘴唇,倒也没说什么。

“而且,拿学生作品当实现李总想法的方案,亲自出手做风格大相径庭的另一个,但凡李总看出来,不悦也是正常的。”曹海斌补充道。

随后三人沉默地回到了各自工位。

李颜则是回自己办公室,一边叫汪紫安排去上京的飞机,一边打了个电话给董振昌。

“董总,别来无恙啊。”

“李总,难得致电,幸好我没错过。”

“您这两天在公司吗?”

“在,你是要……”

“那我打个飞的,咱们有话当面说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