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爷和爹得了水肿病,县医院病人太多根本收不过来,抬回来没几天人就没了。

她娘为了留一口吃的给妹妹们,活活把自己饿死了。

人丁兴旺的老祝家,最后只剩下几个孝字辈儿的半大孩子。

还有一个为了养活这几个孩子,像老黄牛一样辛苦了半辈子,四十多岁才娶妻的四叔。

祝明月回想起她上辈子经历过的种种苦难,一时心如刀绞。

良久后,才呼出一口气。

还好,她回来了。

她绝不会让那些悲剧,再重演!

……

祝老三家里。

客人都走了,晚饭自然也就没有了。

这个年代,一天能吃两顿糊糊就很不错了。

家里再有,也不过是煮菜糊糊的时候,粮食比别家多放一勺半勺而已。想一天三顿,除非是吃国家粮的。

祝永禄和向秀安领了分家的粮食,一人提两袋,进了东厢属于他俩的屋子。

大米和麦子是不可能有的。

早在大队分粮的时候,家里就把细粮都换成了粗粮。

二十斤分家粮,加上三斤从刘小丽嘴里抠出来的口粮,统共二十三斤粮食。

其中,玉米面有十五斤,其他几种杂粮和土豆加起来有八斤。

向秀安把土豆堆在墙角,其他粮食仔仔细细地放进柜子里。

转过身来有些感慨地说,“爹娘还是心疼咱们的,好歹没全给土豆。”

土豆虽然也顶饿,但煮熟后不会膨胀。

若是家里真给他们家分二十多斤土豆,那肯定撑不到夏收就得断粮。

祝明月下了炕,上前抱住向秀安的腰,脑袋在母亲柔软的肚子上拱了拱。

“娘,我以后会孝顺爷奶、孝顺你们的。”

向秀安揉了揉女儿枯黄的头发,挤出抹笑容来。

“嗯呐,好闺女,那爹娘和你爷奶就等着你孝顺了。”

“今晚你还是去倒座房睡,明儿我跟你爹下地了,你就把几个小的都抱到这屋里来,家里就这点儿粮食,可不能丢了。”

祝永禄愣了愣,这是防着谁呢?

“不至于吧?”

向秀安白了他一眼:“怎么不至于,我闺女她都能偷去卖了,偷点儿粮食算个啥?”

祝永禄就不吭声了。天将要擦黑,出去找人的几队人也都回来了。

包括大房的两个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