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善良,也是要因人而异的。
祝永祥闻言,知道周隐自有成算,便不再多言,转而说起修屋建房的事儿来。
“我替你翻了历书,明儿就是个好日子,百无禁忌,不如索性把房梁给上了,再盖上稻草,后日当集,你可以拿粮食去集市上换些草席、碗筷、瓦罐之类的家伙事,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换到大铁锅,勉勉强强也算安家了。”
这个年代虽然不允许私有经济。
但是并不限制以家庭为单位的小作坊。
各种手工制品和农副产品,一直流通良好。
连桥乡每旬三、六、九日当集,只要不赶上农忙,赶集的人不会少。
祝永祥替周隐计划得十分妥帖,后者自然是再三感激。
一顿饭,宾主尽欢,只觉得彼此之间关系更近了。
老祝家小二房屋外,靳朝玉轻轻推了推房门,没推动。
她左右看了看,见院子里没人。
于是把耳朵贴门上偷听。
屋里,祝明月正在喂俩妹妹吃土豆泥。
四岁的祝明蕊已经会说很多话了,一边吃一边嘟囔。
“大姐,我们明天还吃土豆糊糊吗?”
祝明月笑着摇头:“咱们明天吃玉米糊糊。”
祝明蕊有些不乐意,撅起小嘴,但还是懂事地点头:“好吧。”
祝明月放下勺子揉了揉她的头发,笑着安慰:“姐姐做的玉米糊糊,跟土豆糊糊一样好吃。”
祝明蕊顿时高兴起来,“真的吗?”
“真的!”
这时向秀安柔声道:“你们几个长大后,可都得对你们大姐好一些,现在家家户户都吃不饱饭,也就你们大姐,变着方儿,挖空心思给你们弄口吃的。”
大些的几个,脆生生地道:“我们的大姐,是全世界最好的大姐。”
两岁的五妹也奶声奶气地回应:“大姐,好。”
门外的靳朝玉撇了撇嘴。
屋内其乐融融的气氛,让她分外憎恨。明明都是女孩儿,凭什么祝明月就能得到父母的宠爱与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