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隐笑了笑,“这问题我本来也想问,但人家的门路,怎么可能随便往外说?咱就当啥也不知道,闷声发大财得了,何必刨根问底呢。”

祝永祥就不好再问了,转而感概道:

“不瞒你说,最近这段时间我这心一直是悬着的,今年这年景眼瞅着不太好,地里的冬小麦怕是要减产了,也不知道交完公粮还能剩多少。如今你搞这知识换粮食的活动,倒是去了我一块心病,不管换多换少,好歹有个进项,总比拿着钱到处求爷爷告奶奶也买不来粮食好。”

周隐点了点头,没说什么。实际上,后面几年的局势比祝永祥说的还要艰难。

国营的粮站,粮食价格倒是一直没涨过,很平稳。

然而一颗粮食也卖不出来。

黑市的粮价却像坐火箭一样飙升。

平价才一毛四一斤的大米,最高的时候卖出过几十块钱一斤的天价。

更有甚者,还有不少人掏光家底换粮食。

什么金条金砖换粮食,袁大头换粮食,古董字画换粮食……

在那几年里,凡是不能吃的东西,都廉价。

只有食物最值钱。

一根二两多重的金条,不一定能换得来十斤粮食。

造孽呀。两个人商量明白后,祝永祥趁着午休时间去了趟靳家庄。

大体原则是:能换,但不能嚷嚷,若惊动了不该惊动的人,这好事儿就没了。

得有序地换,不能挤兑。

……

祝永祥说了若干条条款款。

靳家庄生产队的队长可能听都没听清楚,就没口子地答应下来。

又不需要坑蒙拐骗、为非作歹,又能换到粮食,啥要求不能答应?

下午上工时,队长靳向开就把这好消息告诉了靳家庄的村民。

众人欢喜了一阵后,便开始期盼起来:周医生的板儿车,啥时候才能出现在咱们村口啊?

人群中,祝永淑和靳向前两口子有些激动地对视了一眼。

两人眼神中透出来的光,都是一样的贪婪,一样的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