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三急

祝明月琢磨着,县里的采购站还是可以再来一趟的。

毕竟,只有这里才能弄到煤票。

其他地方的采购站,可不一定有这么好说话。

于是应承道:“这个月月底,三十号,我再来一趟,你能不能帮我准备四百尺布票,五千斤蜂窝煤票?”

年轻采购员心里略一合计,然后“嘶”地倒抽了口凉气,压低声音难掩兴奋地问:“叔,下次能有九百斤?”

周隐十分沉稳地点了点头。

如果他愿意,莫说九百斤,九千斤他也交得起。

但,没那必要。

就这九百斤的量,他都觉得太夸张了。

不过他已经拿定主意以后都不来县里交猴头菇了,倒也没有太把这事放在心上。

拿到钱和票后,周隐从采购站出来,直奔煤站。

煤票都是有使用期限的,长的几个月,短的只有五天。

一千五百五十斤蜂窝煤,听着好像挺多,但实际上也就只有六百二十个标准蜂窝煤。

如果只是维持火不灭,一个蜂窝煤能燃烧十二个钟头。

如果要做饭的话,一个蜂窝煤只能用六个钟头。

六百二十个蜂窝煤,能让蜂窝煤炉子待机十个月。

当然,祝明月也没打算让蜂窝煤炉子长期待机。

就炖鸡的时候用一下,六百二十个蜂窝煤,能用很久了。

煤站的售货员收了周隐的蜂窝煤票,让周隐自己往板车上捡煤,他则抄着手在一旁点数。

装完货,还另外收了四十六块五毛煤炭钱。

周隐推着沉重的板儿车走了一阵,瞅着一条没人的巷子,拐进去后便把车和煤炭全收进了空间里。

然后大摇大摆地走出来,又去了趟供销社,买了五斤鸡蛋糕拎着,回了老县城。

他在河滨路上溜达了好几圈,确定没有人跟踪后,才进了老银匠家那条巷子。

然后一路狂奔,冲进老银匠隔壁那座废宅。掩上院门后,他把手提包拿出来夹在腋下,不慌不忙地推门进屋。

段文清憋得脸都红了,这会儿也没心思关心手提包了,一见到周隐便抿着嘴小声道:“叔,我要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