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走入此间的百姓不少,似乎香火也不错。
慧昙走入此间,却见一个小道士正在焦头烂额,为百姓们解释着什么?
他先看墙上,不知道何时有人手绘的图画,图画有字,但画图之人似乎考虑到百姓不识字的缘故,所以画得特别详细,慧昙并不用太费力,就学会了制造粪丹。
他没有去百姓扎堆的地方,而是沿着这道观的壁画走。
除了粪丹之外,上边还有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
有关于治病的,喝水的……
还有如何用熟石灰消毒的……
越看,慧昙越是沉默。
等到他不得不走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却听见守在道观的小道士大喊:
“乡亲们你们饶了小道吧,小道我真的不懂……
我师父被抽调去朝天宫了,要不你们跑朝天宫去问?
嗯,识字我会,师父教过小道!
要不小道我教乡亲们读《药王经》吧!”
慧昙找个地方远远坐着,也不去打扰那些人。
小道士也没有跑过来寻他们讨个香火。
关于《药王经》,在慧昙这个当了多年高僧的人看来,他一听就觉得不对味。
这经文的文法差,语句不够优美……
跟佛门的经典比起来,差的不是十万八千里。
更关键的是,他只听一遍,就能听出这本经书,八成是现编的。
这大概也只有这些愚民才会听不出其中明显的破绽。
这种破绽和那本《封神演义》一脉相承,明明说的是商周的事,时代背景却处处透着大明朝的味道。
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骄傲油然而生,可慧昙看到那些百姓们认真的样子,却笑不出来了。
他曾经也带领过百姓们读经,
那些人也很虔诚,可是弥陀经,他们背不会……
三百字的心经,他们背不会!
哪怕是祖师的歇语,他们那些百姓也学了上句不会下句。
可《药王经》这些百姓却背的很认真。
一个明显不识字的老农,竟然掏出一张纸,用只有他认识的方式在纸上做着记号,帮助自己记忆。
那种认真的态度,让慧昙震撼不已。
药王经的篇幅不长不短,大概也有四五千字。
可这些明显不识字的百姓,愣是给背下来大半。
好多人因为懊恼自己背不下来,约定好明天再来听书。
这些人走了,还有有一些人进来。
“为什么?”
慧昙突然快步走,也跟着那些老百姓走出道观,他拦住刚才那位在草纸上记号的老者,问出一样的问题。
老者咧嘴笑:
“药王爷和其他菩萨不同,他老人家的经文呀,上边的东西有用……”
一句有用,让慧昙如醍醐灌顶。
“慈悲为怀,这就是陛下想要贫僧看的东西?”
那本粗制滥造的经文,却没有半句废话。
没有描绘净土的庄严,也不会歌颂仙佛的伟大。
慧昙此时才发现,也许粗制滥造风格,大概就是编撰这本经文的始作俑者故意让百姓能听懂而做的选择。
他瞬间,觉得自己才是那个傻子?
“阿弥陀佛!”
有人往生净土,有人却想将秽土变成净土。
慧昙明白了皇帝要举办药王祭的原因……
也是皇帝给他留下慈悲为怀四个字的原因。
深宫中的皇上是想告诉慧昙,什么才是真正的慈悲。
“回去吧!”
慧昙法师心中的不甘,怨愤瞬间消失无踪,他难得露出笑容,
小和尚大惑不解,师父怎么突然变得开心起来。
他转身走路都有劲了。
等师父走远,小和尚才惊觉:
“师父,你等等我!”
……
“慧昙法师辞去天界寺主持之位,向皇帝讨了个路引,带徒儿云游去了……”
“我去,他怎么输不起呀!不对,我说宋夫子,你告诉我这个是什么意思?”
天气暖和了些,张异终于可以晒上春日的暖阳。
朝天宫算得上冰火两重天,
一边是工部的人正在热火朝天的扩建朝天宫,许多建筑不断在远处落成。
张异脑海中的朝天宫,正和这个时代的建筑逐渐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