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托关系 找门路

之后的日子里,棒梗等人就渐渐地适应了挑水的生活。

因为挑水实在辛苦,他们刷牙洗脸不舍得浪费,都是一人只用一茶缸水。

再后来,六名知青就明确分工了,男知青们负责挑水拾材,女知青负责做饭洗衣。

到了春耕春播的大忙季节,可就累坏了这六名大城市里来的知青们,他们打小没干活这么重体力活。

什么挑粪抬筐,拉犁耕地,拉耧耩地,一天下来,别说让他们做饭了,就连让他们吃饭他们都懒得端碗。

好在知青们有国库供应粮,不用挖野菜,不用为吃饭发愁。

经过了春耕春播,经历了秋收秋播,农村最苦的劳动知青们基本都体验过了,他们几个人也慢慢适应了这里地艰苦生活环境,挑水挑担也非常熟练了。

沙梁坝大队虽然也播种冬小麦,可坡地干旱,冬季会有很多麦苗被冻死,一亩地的产量很难达到一百斤,遇到冬季干旱,有时连麦种都收不回来。

所以啊,沙梁坝大队很少种小麦。

知青们第一年有商品粮,每个月还有一点白面,当地的老乡们,除了年三十的那顿饺子和大年初一吃顿白面馍,平时根本就吃不到白面。

知青们每次吃白面馍,都会给村里的娃娃和老人送去尝一尝。

转眼就到了这年的初秋,知青们的口粮眼看就断顿了,其他人正在发愁的时候。

棒梗却没有坐以待毙,他立即把跑去大队部,这个情况告诉了孙支书。

孙支书说队里就有一点麦种和备用的春播种子,并没有多余的储备粮。

好在那时田间的红薯叶和马齿苋还有一些野菜能充饥,还不至于挨饿。

秋收前的那几天,知青们彻底断顿了,就在知青们为无米之炊发愁时。

孙支书背着半袋子玉米面端着十来个鸡蛋来到了知青集体户,笑着说:“这些玉米面你们先吃着,再有十天半拉月新粮就下来啦,就算再难,有乡亲们在,绝对不会让你们挨饿。”

看着孙支书背来的玉米面,棒梗心里有些震撼,他打小就是个自私自利的人,根本想不到,有人在自己家还饿着肚子的情况下,却在想着别人,于是他说:“孙支书,您把玉米面都给我们送来了,你们一家人吃什么呀?”

孙支书笑了笑说:“我家够吃,我家够吃。”

第二天中午,棒梗和刘玉兰去孙支书家送面袋子。

见孙支书一家四口人在吃午饭,发现他们一家人吃的却是菜团子,喝的是玉米面稀粥,那粥稀的都能照出人影。

看到那一幕,刘玉兰感动的当场都流泪了。

而棒梗,心里也是不敢置信地道看着眼前的一目,他不明白,怎么会有这么傻的人,宁愿自己受苦也要照顾别人。

其实,棒梗他们几个知青们不知道。

他们这些知青们的人均口粮在沙梁坝大队是最高的,他们的口粮比普通社员家要多三分之一。

只是知青们不会合理安排用粮,才导致了粮荒。

社员们春天就开始挖野菜吃野菜,什么米蒿、荠菜、灰灰菜、马齿苋都吃,能晒干的还晒一些以备不时之需。

初夏的洋槐花、榆树叶也要掺合玉米面蒸菜馍,就连秋天的萝卜缨子、红薯叶子等也都晒干储备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正是因为这样,乡亲们才不会挨饿。

这年秋后,有两名跟棒梗同期而来的知青选择应征入伍离开了沙梁坝大队。

临离开沙梁坝前,他俩和棒梗等人一起又到村前的沟里看了看社员们吃水的那眼水井,大家早就有心把那眼水井往深里挖一下,可下面都是坚硬的岩石,尖镐和老镢头根本无法刨挖。

乡亲们的吃水问题,一直是知青们最想解决的大事情。

有来必有往,随着两位熟稔挚友的离去,沙洲坝又迎来了几位新面孔。

鉴于棒梗等人在队伍中的资深地位,加之他们作为仅存的两名男性知青,自然而然地,棒梗被推举为这群知青的领头人,肩负起队长的重任。

…………

69年12月,作为刚下乡不久的“知青”易援朝,就从农村应征入伍到夏国人民解放军京城卫戌区警卫二师,成为一名光荣的夏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当然,易援朝能够加入警卫二师,与刘之野的鼎力相助密不可分。

刘之野夫妇对这小子青睐有加,但易援朝的到来,并非全然出于他们的私情。他本身便是个出类拔萃的小伙子,心地纯良,学业优异,只是命运多舛,学业被迫中断。

易忠海为了儿子易援朝的前途,不惜放下身段,亲自上门请求刘之野的帮助。

而刘之野见易援朝是个可造之材,也不愿让他就此沉沦,便决定助他一臂之力,让他投身军旅,期望在部队中继续磨砺成长。

然而,此事一经刘海中耳闻,他便心生盘算。

其三子刘光天,今年亦踏上了下乡之路,尽管平日里他对家中子嗣多有疏离。

但念及自家血脉未来若能有所成就,终归是喜事一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