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返乡难

…………

这是小当她第一次回家探亲,真是一波三折。

等她们再回来时,延川大桥已抢修好了。

她们个个大包小包的,有给知青同学捎的香肠红糖什么的,有给老乡们捎的条绒布、尼龙袜,还有白底塑料鞋。

这年月,老乡们穿的都是手纳的千层底布鞋。见她们穿的白底条绒鞋稀罕,让捎回来娶媳妇儿时穿。

小当当时脑子比较活泛,立即发现了这是门好生意,但是她们几个也只敢私下里搞,没有大张旗鼓的。

这年月里物资紧缺,地区间差异也大,她们回去探亲,可以说也是回去采购,回到京城呀就是买买买。

她们可以做个中间商赚差价,另外借此机会经常回家探亲。

小当她们初来乍到时,对插队生活的新奇感尚存,尚能咬牙坚持。

然而,随着日子如流水般逝去,那日复一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劳作逐渐消磨了她们的耐心与热情,心中对城市的渴望愈发强烈,归心似箭。

然而,这重返城市的念头,实现起来却非易事。

没有家中的强硬关系作为后盾,这念头也只能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难以触及。

有的人就渐渐地死心了,有的姑娘还在这里结了婚。

但是,小当却不想这样把自己交待在这里,这几年她的心里一直装着一个人,她一心想回去。

她们这些知青里有个姑娘叫王霞,出生在京城高知家庭,父母都是大学老师。

当初她带着很大的热情而来,谁料,到了这里就傻眼了。

这里竟没有房子,都是一孔孔的破窑洞,而且吃得也不好,整天就是土豆和高粱饼,她实在咽不下去,不到一个星期就瘦了10斤。

这些还能勉强忍受,可农活却让她吃尽苦头。用扁担挑了一天粪,肩膀就磨破了皮,疼得她直掉眼泪。

她真是一刻都不想多待,不过一个男人的出现,让她找到了一些生活的乐趣。

这些还能勉强忍受,可农活却让她吃尽苦头。用扁担挑了一天粪,肩膀就磨破了皮,疼得她直掉眼泪。

她真是一刻都不想多待,不过一个男人的出现,让她找到了一些生活的乐趣。

男人叫杜海涛,是村长的儿子。

他初次看到这个漂亮的城里姑娘,就对她充满好感。

于是,他就经常找机会帮她干活,两人很快熟悉起来。

随着相处,两人情愫暗生,她瞬间觉得那里的生活也挺好。

不过她跟好姐妹小当一样,也一心想回城,对这段感情还是有些迟疑。

两人一直这么处着,直到找一个月前,小当又回家探亲,她带回来一个消息改变了王霞的想法。

“今年,有的知青已经开始回去了!”

原来,这两年间,小当并未闲着,她每次返乡,总是四处探听其他知青们的近况。

有一次回家探亲,小当惊闻同院的闫招娣竟已悄然回城,这消息让她喜出望外。

她迫不及待地找到了昔日的好姐妹闫招娣,急切地询问起详情。

面对小当的追问,闫招娣终是难以推脱,只好将实情和盘托出。

原来,她能顺利从地方国棉厂调回京城国棉厂工作,全仗着刘之野的鼎力相助。

小当闻讯后,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羡慕之情。

她也清楚闫、刘两家交情匪浅,自家与之相比,自是望尘莫及。

然而,小当觉到刘之野对她的态度似乎比对待贾家其他人更为温和,这微妙的变化不禁在她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让她暗自思量起来。

王霞听闻小当提及,若家中能助力疏通关系,或许她们也能重返京城。

王霞的父母可都是大学教师,不说桃李满天下,其中可能就有身居要职的,这一消息无疑在她心中激起了涟漪。

于是,王霞心中萌生了返城的念头,对杜海涛的态度也悄然间变得冷淡,刻意保持着距离。

王霞态度的微妙转变,悄然在杜海涛心中种下了疑虑的种子。

不久,真相浮出水面,原来这一切的根源竟是小当。因为小当,悄然间搅动了王霞对杜海涛的情感波澜。

得知此事的杜海涛,对小当心生怨恨,暗自筹划着报复的计划,誓要为自己讨回公道。

很快,这机会就来了!

七五年,七月里的一天。

这年月,农村放电影就像过年一样的热闹。

哪个生产队听说要放电影了,那个生产队,小孩子高兴得不得了,手舞足蹈,奔走相告。

大人们则在家盘算着,接哪些亲戚过来看电影。

农村娱乐匮乏,知青们也不例外,终于轮到在小当她们三队生产队放电影。

头三天,大队就派人通知生产队长,说是三天后,天不下雨的话,就在你们生产队放电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