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说的理所当然,不代表下面人就完全信服,杨辰因为年轻,平时也不愿意出风头,一直是班里的小透明,结果突然成了副组长,顿时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很多人不理解,都是工作,老老实实待着不行,为什么有些人非要抢着出什么风头,再加上传统文化中的崇尚谦虚,什么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弄出一大堆谚语来,其实就是中庸之道的体现。
但是,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纷争,只不过竞争摆在了幕后,表面上一团和气,私下里你死我活。
但受西方文化的侵蚀,又提倡要勇于表达自己的诉求,不管是职位,还是报酬,都要求积极主动,该争取一定要争取。
所以,在这方面,目前比较混乱,你争了,会说你喜欢出风头,你不争,会说你没有底气。
杨辰的低调就被很多人视为胆小、没有底气。
本身年龄小也是事实,再加上出身于地市,在这个班里根据不显眼,大家对他的印象就是听说他擅长招商,但这次不是挑有经济理论的优秀干部吗,会招商算什么有经济理论。
其实国内的经济理论大多数是从西方贩卖过来的,经过一番改头换面,就成了华夏经济学,实际上只是换了个外表,里面还是他们那一套。
而且这些理论,在国内通常不具备可操作性,因为华夏是一个非常复杂、庞大且独特的经济体,在全球你都找不到类同或能够对比的。
所以杨辰别看文章没几篇,实际上上面的领导还是挺认可的,因为实实在在是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出来的,又经过了验证。
特别是杨辰的依据产业链条发展本地产业,是在因地制宜口号上的明显提高和延伸,不仅新颖,而且具有强烈的可操作性。
但是华夏太大了,很多人能关注到的,只有自己接触到的一点或一片。
所以大家对杨辰的标签,还是只有一个擅长招商。
为什么擅长招商,不知道,有什么理论,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