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吉日良辰

无双剑法 郭兴聘 13667 字 2个月前

正容缓缓道:

“武学一道,浩翰如海,自古以来只有儒、道、释三字差可比拟,其佛教自大唐西土取经归来后,更是盛极一时,波衍繁演变,分为十宗,而有大乘,小乘之分,此等情况正与我达摩祖师度江南来后武学之衍繁演变毫无二致。”

说到这里,他语言微顿,但四下群豪,却已一齐听得耸然动容。

雪衣人目中的轻蔑之色,也不禁为之尽敛。

只听梅三思略为喘息一下,接口又道:

“而佛家有大乘,小乘之分,学完亦有上乘下乘之别,所谓内家、外家、南派、北派,门派虽多,种在变杂,却不过只是在下乘武功中大兜圈子而已,终其极也无法能窥上乘武家秘之径。

但世人却已沾沾自喜,这正是雀鸟之志,不能望鹏程万里!”

他面色庄穆,语气沉重,滔滔不绝,字字皆是金石珠玉,句句俱合武家之理。

满厅群豪,再无一人想到如此莽汉,竟能说出这番话来,不禁俱都为之变容相向。

柳鹤亭暗叹一声,更是钦佩不已!

雪衣人木然未动,目中却已露出留神倾听之色,只听梅三思干咳一声,毫不思索地接口又道:

“武功上乘,以道为体,以法为用,体用兼备,性命为修。

而下乘之武,未明真理。妄行其是,拔剑援拳,道意一时,陡有匹夫之勇,纵能名扬天下,技盖一时,亦不有上窥圣贤之堂奥。”

柳鹤亭叹息一声,只觉他这番说话,当真是字字珠玑,那知叹息之声方过,他身侧竟又有一声叹息声响起,转目望去,却见那雪衣人竟已垂下头去。

梅思三一挺胸膛,朗声又道:

“上面两个问题,我已代你解答,如今我且总问你第三个问题,你若再回答不出,哼哼——”

他冷哼道:

“你之武功剑法,可谓已至下乘武功之极,但终你一生,只怕亦将止于此处,日后再望更进一步,实是难上加难。

你不知懊悔,反而以此为傲,唁唁狂声,目空一切,宁不教人可叹可笑!”

雪衣人目光光彩尽敛,梅三思冷笑又道:

“我且问你,武家上乘,下乘之分,分别何在,你可知道么?”

雪衣人默然不语,梅三思沉声接道:

“武功有上乘、下乘之分,正如儒有君子小人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

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攻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究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且如扬雄以文章各世,而屈身事莽,不免投阁而死,此所谓小人之儒也,虽日赋万言,亦何取哉!”

此刻他话说起来,神情、语气,俱都沉穆,言论更是精辟透澈无比,与他平日的言语神态,简直判如两人。

群豪一面惊奇交集,一面却俱都屏息静气地凝神静听,席位较远的,不禁都长身而直,走到厅口。梅三思顿了顿,又道:

“武家大法,共有八法,你能试举其一么。”

雪衣人霍然抬起头来,但又垂下,梅三思冷笑一声,道:

“所谓上乘武家大秘八法,即是以修神室,神室完全,大道成就,求无涌漏。

八法者,刚、柔、城、信、和、静、虚、灵是也。

尤其‘刚’之一法,仍神室之梁柱,此之物,刚强不屈无偏无倚。

端正平直,不动不摇,其所任实重,其现尤大,比室斜正好歹,皆在于此。”

语声一顿,突地大笑起来,大笑着道:

“神室八法,你连其中之一都无法举出,还有脸在逞强争胜,我真要替你觉得羞愧。”

群豪目光,却已个都转向雪衣人身上,只见他呆呆侍立半响,缓缓俯下身去,将掌中之剑,轻轻放在地上,然后缓缓长身而起。

突地闪电般的伸出手掌,取下面上青铜面罩。

刹那之间,只听又是-连串“拍拍”声响,他竟在自己脸上一连打了七下耳光,等到群豪定睛望去,他已将那青铜假面又带回脸上,场上数百道目光,竟没有一人看清他的面容的生象。

四下响起一片惊叹声,不知是在为他的如此作法而赞叹,抑或是为了他手法快而惊异,只见他目光有如惊虹掣电般四下一扫,最后停留在梅三思的脸上。

良久,良久。

他目光中的光彩,渐渐灰黯,然而他修长的身形,却更挺得笔直。终于,他霍然转过身形。

袍袖微拂,人影微花,一阵夜风吹过,他身形直如随风而逝。

霎眼之间,便已踪迹不见,只有一声沉重的叹息,似乎还留在柳鹤亭身畔。

梅三思呆了半晌,突地纵声狂笑起来,回首笑道:

“沅儿,他真的走了。”

柳鹤亭暗叹一声,忖道:

“此人象拙实巧、大智若愚,我与他相处这些时日,竟未能看出他已渗透了那等武家大秘。”

一念至此,缓步走到梅三思面前,躬身一抖。

那知梅三思笑声却突地一顿。十分惊异地说道:

“你谢我作什?”

柳鹤亭叹息-声,正邑说道:

“今日若非梅兄,定是不了之局,区区一揖实不足表露小弟对兄之感激钦佩于万一。小弟自与兄相交以来,竟不知兄乃非常之人,直到今日,到了兄台做出这等非常之事,方知台兄之超于常人之处一-”

他性情刚正豪爽,当直则直,当曲则曲,他心中对梅三思的感激钦佩,半分不假,是以披于中便形于外,言语神态,便也十分恭谨。

那知他话犹未了,梅三思却又纵声狂笑起来。

柳鹤亭剑眉微皱,面上微现不豫之色,却听梅三思纵声狂笑着道:

“柳老弟,你莫这样抬举我,方才我所说的那一番话,其实我自己一句也不懂的。”

柳鹤亭不禁为之一愣,忍不住问道:

“自己不懂的话,却怎能说得那般流利,你可知道么?”

梅三思笑声不绝,口中说道:

“这有什么稀罕,自小到大,我一直都是这样的。”

柳鹤亭呆呆地愣了半晌,突地想起他方才背诵药方之事,不禁恍然忖道:

“此人记忆力虽高,理解力却很低,是以他不但过目便能成诵,而且还记得许多成语。”

只听梅三思一面大笑一面说道:

“方才那一番话有些是沅儿俯耳教给我的,有些却是从书本上啃出来的,说穿了……”

他言犹未了,柳鹤亭却已耸然动容,接口问道:

“什么书?”

他方才心念转处,便已想到此点,是以早已将这三字,挂在口边,只是直到此刻方说自出口来。

梅三思哈哈一笑,大声道:

“天武神经!”

“天武神经”’一说出口,四下立刻传出一阵惊叹之声,只是这阵叹息声中的失望之意,还远比惊呀来得浓厚。

柳鹤亭心中一动,只觉这叹息来得十分奇怪,却仍忍不住脱口问道:

“这本‘天武神经’,此刻在那里?”

他生性爱武,听到世上竟有这种记载着武家无上大秘之学,心中早已为之怦然而动,直恨不得立时便能拜读一下。

那知他话才出口,四下的惊喟叹息,却立刻变成了一阵低笑,竟似乎笑他武功虽高,见识却有些孤陋寡闻似的。

柳鹤亭目光一扫,心中不禁为之一愣,目光询问地瞧了梅三思一眼,只见梅三思犹在大笑不绝,而那“万胜神刀”边傲天却已满面惶急地一步掠了过来,一把抓住梅三思肩。厉声道:

“三思,你可是已将那本书看过了么?”

语声严厉神态惶急,望之竟似梅三思已铸下什么大错一般。柳鹤亭当真是满腹惊奇,满头雾水,梅三思得了这等武家大秘,他师傅本应为他高兴才是,为何变成这般神态,自己方才问的那句话,更是人之常情。

为何别人要对自己讪笑,他想来想去,再也想不出其中答案,只听梅三思笑声一顿,自知自己犯了大错地低低说道:

“我只不过看了一两遍……”

边傲天浓眉深皱,长叹一声顿足道:

“你怎地如此糊涂,你怎地如此糊涂!”梅三思接口道:

“徒儿虽记得那本书的字句,可是其中的含意,徒儿却丝毫不懂——”。边傲天浓眉一层,沉声道:

“真的么?”梅三思垂首道:

“徒儿怎敢欺骗师傅。”

边傲天长叹一声,缓缓道:

“你既然不懂,看它作什?”柳鹤亭却是大惑不解,那等武林秘笈,常人若是有缘看上一遍已是可喜可贺之事,如今梅三思背诵如流,边傲天神情却反击情急忧郁。直到梅三思说他一字不懂,边傲天情急的神情才为稍减,一时间,柳鹤亭想来想去,却也无想出答案,暗中忖道:

“此书之中,记载的若是恶毒偏邪的武功,边傲天因不愿他弟子流入邪途,此事还可解释,书中记载的,却明明是堂堂正正的武家大秘!此刻散立四座的武林群豪,虽已多半回到座上,这喜气洋溢的喜延被一扰后,怎可能继续。“荆楚三鞭”并肩站在游廊的一根雕花廊柱前,费真横目望了白振一眼,冷冷笑道:

“老大,老二,该走了吧!”

屠良苦叹一声,道:

“是该走了,老二——”转目一望,只见银鞭白振面容虽仍做满不在乎,但目光却已露出羞愧之色,不禁又为之长叹一声,住口不语,三人一齐走出游廊,正待与主人招呼一声,那边边傲天此刻正自满心情急,柳鹤亭却又满脸惊疑,竟全都没有看见。“荆楚三鞭”兄弟三人各各对望一眼,急步走出门去。

三人一走,便有许多人随之而行,边傲天、柳鹤亭被人声一惊,他们身为主人,不得不至门口相送,于是柳鹤亭心中的疑念一时便又无法问出口来。好花易折,怒筵易散,远处“铎铎”传来几声更鼓声,夜风中寒意渐呈,鲜红的灯笼,已有些被烟火熏黑。

一阵乌云,仿佛人们心中的倦意,漫无声息,毫无先兆地缓缓飞来……

接着,有一阵狂风吹过,紫腾花架下的红灯,转瞬被吹灭了三个,也卷起棚上将回的紫腾花,狂风中有如醉汉般酩酊而毙。

终于,一阵骤雨落下,洗洁了棚架,染污了落花。宾客已将散尽,未散的宾客,也被这暴雨而留下,大厅上换了酒筵,燃起新烛。但满厅的喜气呢?

难道也被这阵狂风吹走?难道也被这阵暴雨冲散?

柳鹤亭心中想问的问题,还是未能问得出口,终于,他寻个机会,悄悄将梅三思拉到一边,一连问了他三个问题:“天武神经,你是如何知道的?

为何满堂厅群豪听了这本神经,竟会有那等奇异的表情?而边大叔知道你已看了这本神经,为何竟会那般忧郁惶急?”

这三句话他一句接着一句,极快地问了出来,目光立刻瞬也不瞬地望到梅三思脸上,等待他的答案。

却听梅三思哈哈一笑,道:

“这本天武神经的来历,已是江湖中最最不成秘密的秘密,难道你还不知道么?”

柳鹤亭呆了一呆,微微道:

“最最不成秘密的秘密此话怎讲?”

梅三思伸手一挽颔下虬髯,笑道:

“这故事说来话长,你若真的有意‘洗耳恭听’,我倒可以循循善诱你一番,只是——”

哈哈,今日是你的洞房花烛夜,怎能让你的新娘子独守空帏,我老梅可不答应,是以现在也不能告诉你,你还是快回房去和新娘子鱼水重欢一下吧!”

他滔滔不绝,说到这里,又已用了四句成语,而且句句说得大错特错,最后一句“鱼水重欢”,更是说得柳鹤亭哭笑不得,口中连“哦”了两声,只听那边果已传来一片哄笑!

倾盆大雨,沿着滴水飞檐,落在檐下的青石板上。两个青衣小鬟,撑着一柄轻红罗伞,跟在他柳鹤亭身后,从滴水飞檐下穿到后圆,洞房中灯火分明。

自薄纱窗棂中,依稀还可见到那对龙凤花烛上,火焰的跳动,以及跳动的火焰模糊的人影。

这模糊的人影,给立在冷雨中的柳鹤亭带来一丝温暖,一丝自心底升起的温暖。

因为,他深信今夜将是他今生此后一连串无数个幸福而甜蜜日子的开始,从现在到永恒,他和她将永远互相属于彼此。

他嘴角不禁也立刻泛起温暖的微笑,他想起了自己此番的遇合,竟是如此神妙,谁能想到秘道中无意的邂逅,竟是他一生生命的转变。

当他走到那两扇紧闭着的雕花门前,他噗嗤的笑容便越发明显。

他伸出手,轻轻一敲房门。

他期待房门内温柔的应声,那知——

门内却一无回应,于是他面上的笑容消失,心房的跳动加剧,伸出手掌,沉重而急剧地敲起房门。

但是,门内仍无回应,他忍不住推开房门,一阵风随之吹入,吹乱了花烛上的火焰。

也吹乱了低垂的罗纬绵线的鸳童罗食,在闪动的火焰下闪动着奇丽而眨目的光彩。

但罗帏下,翠衾上,烛花中……

本该端坐的新娘陶纯纯,此刻不见踪影!

柳鹤亭心头蓦地一跳,只觉四脚关节,都突地升起一阵难言的麻木。

转目望去,那两个喜娘直插插地站在床边,面容僵木,目光呆滞,全身动也不动。

她们竟不知在何时被人点中穴道。

柳鹤亭所能俱有的镇静与理智,在这刹那之间,已全都消失无影。

立在床前,他不觉呆呆地愣了半晌,竟忘了替这两个被人点中穴道的喜娘解开穴道。

只是不断地在心中暗问自己:“她到那里去了?到那里去了……”

窗外冷雨飕飕,雨丝之中,突地又有几条黑影,如飞向墙外掠去。

这几条黑影来得那般神秘。谁也不知道他们为何而来。为何而去。

那两上穿着轻红罗伞的青衣小鬟,立在雕花门外,不知洞房中发生了什么事?

她们互相凝注,互相询问,只见洞房中静寂了,突地又有一条淡淡的人影,带着一阵深深的香气自她们眼前掠过,但等到她们再用目光去捕捉,再用鼻端去搜寻时,人影与香气,却已都消失无踪!

而雕花门外,此刻却传出一阵焦急的语声:“纯纯你方才到那里去了。”

语声忽地一顿,语气变为惊讶:“呀,她们两人怎会被人点中穴道?”

两个青衣小鬟听到新郎新娘对话的声音,不禁相对抿嘴一笑,不敢再在门口久留。

陶纯纯言犹未了,她们便已携手走去,心里又是羡慕,又是妒忌,不知自己何时才能得到这般如此郎君。

她们没有听到陶纯纯最后那句话,是以她们自然以为洞房中是平静的,但洞房中真的平静么?

柳鹤亭犹自立流苏帐下,皱眉道:

“她两人是被谁点中穴道的,难道你也不知道么?”

陶纯纯圆睁秀目,缓缓摇头,她凤冠霞帐上,此刻已沾不少水珠。

柳鹤亭轻轻为之拂去了,然后走到那两个喜娘面前,仔细端详了半晌,沉声道:

“这像是武林常见的点穴手法,奇怪的是,此等武林人物,怎敢到这里来闹事?为的又是什么?”

“替她们解开穴道后再问她们,不是什么都知道了么?”

两人一齐伸出手掌,在左右分立的两个喜娘背后各各击了一掌,这一掌恰巧击在她两人背后的第七节脊椎之下。

正是专门解救此等点穴的手法。

那知他们两手掌方自拍下,风光奇丽的洞房中,立刻传出两声惨呼。

惨呼之声,尖锐凄厉,在这冷雨飕飕的静夜里,令人听来,倍觉刺耳心悸。

柳鹤亭轻轻一掌拍下,自念这喜娘被人用普通手法点的穴道,本该应手而解。

那知道他这一掌方自拍下,这喜娘竟立刻发出一声惨呼,声音之凄厉悲哀,竟生像是被人千刀万剐还要痛苦几倍!

柳鹤亭一惊之下,脚步微退,只听惨呼过后,这两个喜娘竟一齐“通”地倒在地上,再无一丝动弹。

触手一挥,身身冰冷僵木,她两人不但穴道未被解开,反而立刻尸横就地!

一时之间,柳鹤亭心中当真是惊恐交集,雪亮的目光,空洞地对着地上的两尸凝注半晌,方自长叹一声。

黯然道:

“我又错了……唉。好厉害的手法,好毒辣的手法。”

陶纯纯目光低垂,面上惊怖之色,竟似比柳鹤亭还要浓厚,她缓缓回过头,带着十分歉意,望了柳鹤亭一眼,轻轻说道:

“我也错了,我……我才没有看出这点穴的手法,竟是如此厉害,如此毒辣,唉,我……”

他叹息数声,垂首不语,于是谁也无法再从她的目光中窥知她的心事,包括了她新婚的夫婿!

柳鹤亭又自长叹一声,缓缓道:

“我再也没有想到,这点穴的手法,竟是传说中的‘断血逆经,闭穴绝手’。据闻被此种手法点穴的人,表面看来似乎一无异状,但只要稍有外力所加,霎眼之间,便要身死。

以前我耳闻之下,还不相信,如今亲眼见了……唉,却已嫌太迟,已嫌太迟了……”

陶纯纯垂首道:

“她们既已被断血逆经,闭穴绝手的手法点了穴道,迟早都不免……不免要送命的,你又何若太难受。”

她起先几句话中,竟似含有一丝淡淡的喜悦之意。

但瞬即收敛,别人自也无法听出。

柳鹤亭剑眉一轩,目**光,凛然望了陶纯纯一眼,但瞬又重自低眉,长叹一声,黯然道:

“话虽可如此说,但我虽不杀她俩,但她们却因我而死,我又怎能木然无动于衷,我又怎能问心无愧?”

语声微顿,突又朗声说道:

“断血逆经闭穴重手,乃是武功中最阴、最柔,却也是最毒的手法。

武林中擅此手法的人,近年来已绝无仅有,此人是谁?到底是谁结下的怨仇?为什么要在这两个无辜的女子身上施展毒手?”

陶纯纯柳眉轻颦,沉吟着道:

“这两个喜娘不是武林中人,绝不会和这样的内家高手结下冤仇,你出来闯荡江湖也没有多久……”

柳鹤亭接口叹道:

“你更不和人结冤,我自思也没有,那么是边老爷子结下的仇家么?”

可是,无论如何这两个可怜的女子,是无辜的呀。”

这两个喜娘与他虽然素不相识,但他生具悲天悯人之性,此刻心中当真比伤了自己的亲人还要难受几分。

他转身撤下床上的鸳鸯翠衾,轻轻盖在这两具尸身上。

缝制这床锦被的巧手妇人,只怕再也不会想到它竟会被人盖在尸身上。

陶纯纯柳眉一皱,欲语还休。

柳鹤亭长叹道:

“方才那两声惨呼,原该已无前厅的人惊动,但怎地直到此刻,前院中还没有人进来?”

他却不知道方才那两声惨呼的声音虽然凄厉,但传到前院时已并不十分刺耳。

这种声音在酒酣耳热的人们耳中听来,正好是明日凌晨取笑新的资料。

又有谁会猜到风光奇丽的洞房中,竟会生出这样的无头惨案。

于是柳鹤亭便只得将这两具尸身独自抬出去。

这自然立刻引起前厅仍在轻饮的群豪们的惊慌和骚动!

这些终日在枪林剑雨中讨生活的武林朋友,立刻甩长衫,扎袖口,开始四下搜索,但他们连真凶是谁都不知道,搜寻的结果自是一无所获,只不过徒自淋湿了他们的衣衫而已!

一夜飞雨,满院落花——

柳鹤亭的洞房花烛夜,便如此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