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一墙分两端

风雨雁归来 江小雨 2483 字 3个月前

很多年前,长安还没有沦陷的时候,唐玉还是宫里的御前侍卫,小七生辰那日,他特意告了一日假,回府为她庆生。可是那日吕姨娘偶然说了一句“唐玉这孩子越长越像他母亲了”,昌平侯闻言直接破防,把吕姨娘大骂了一顿,甚至连庆生宴都不给小七办了。

小七大哭了一场,唐玉为了哄她开心,便带她出去玩,在街上买了各种好玩的好看的,直到逛得肚子饿了,小七看到街边有家面馆,便要进去吃面。唐玉虽不喜吃外面的东西,但是他难得出宫陪一陪妹妹,自然什么都顺着她。

他们那日吃的正是这样一碗泉水牛肉面。泉水牛肉对肉质的要求非常高,要用清水泡出血水,不停地换水,直到把肉泡干净,然后用泉水下锅,加入桂皮八角香叶等大料,再放入适量的盐,便不再加任何多余的调料。

煮好的牛肉汤清冽却不寡淡,用来煮面刚刚好,再把牛肉切成薄片,往面上一放,撒上香菜葱花,一碗热气腾腾的泉水牛肉面就出锅了。而那家面馆用的筷子正是精美的镂花木筷,据说那面馆的老板是木匠出身,很喜欢雕刻,那种镂花木筷便成了他店里的特色。

几个月后,戎狄打入长安,故都沦陷,昌平侯携一家老小逃往汴京,自此后,兄妹二人便失去了联系。至于那家面馆后来如何了,唐玉也未再留意过。

再相见时,他已成为妹妹亲手垒起来的那座衣冠冢。

曹静和静静地听着唐玉的讲述,她忽然意识到,唐七此举显然是已经觉察到了什么,她应该是起了疑,认为曹静和的丈夫就是六哥。

而这碗面和这双筷子,就是无声的问候。

一墙之隔的福康面馆后院里,小七孤零零地坐在院中桃树下的石桌旁,眼前是一碗同样的面,和一双同样的筷子。

这碗面和这双筷子她记了八年,她无时无刻不在幻想着六哥有一天会突然出现在街头,再像好多年前那样带她出去玩,带她吃好吃的。

其实,她的疑心并不是在住进曹静和铺子里时才有的。早在那之前,她就发现六哥原本潦草的坟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整洁,显然是有人背着她偷偷打理过。她是闺中未嫁女,没有那么多机会出门,可是她每次偷偷去祭奠六哥,都能看到六哥的坟前有新的糕点和水果。

那里只有两座坟,一座是唐玉的,另一座便是那个立着无字碑的,静和姐姐说那里安葬的是她的妹妹。那么除了曹静和,还有谁会来这里祭奠?那些贡品大约都是曹静和放在那的吧?可她应该不仅仅是出于好心,因为小七很快就发现了,那些贡品都是唐玉从前爱吃的。

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怎么可能精准地知道她六哥喜欢吃什么?况且连坟头都要漂漂亮亮的,打理得干干净净的,这倒像是六哥的行事风格。

不知怎的,小七忽然想到了曹静和身边那个始终戴着帷帽的病秧子丈夫。

那日她逃婚,好巧不巧地闯进了曹静和的铺子,像是冥冥之中有天神指引着一般,她又见到了曹静和。也是在那天,她第一次听到了那位官人的声音,虽然没有看到他的脸,可那个声音她始终忘不掉。

那时,她心中的疑惑已经越来越强烈,她索性住在了曹静和的家里,借着去厨房里学东西,趁机向阮娘打听那位官人的身世。可那位官人太神秘了,神秘到连阮娘都不清楚他的来历。

但她有预感,那就是六哥。

她不知道他这些年经历了什么,怎么会突然病成这样,她也不相信父亲说的“只要活着就证明当初叛国了”。她只想知道六哥到底有什么苦衷,为何不与她相认。

她相信六哥,六哥绝不会是叛臣,只要他愿意和她相认,解释清楚这一切,她就会选择相信六哥,永远做他的好妹妹。

隔着那道墙,小七拿起筷子,夹起碗里的面,她料想,六哥现在应该也吃到这碗面了吧,他应该能明白自己的暗示吧,他应该会来和自己相认吧?

今日可是她的生辰啊,她都二十岁了,早已不是当年跟在他身后叽叽歪歪的小姑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