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辛小侯爷做的那些缺德事儿,传遍了京城的五坊六十六街。
辛宵性格乖张,仗着皇恩肆无忌惮。只要一查,很轻易就能查到他的累累罪行。
如今,这些罪行都被人写在小纸条上,撒遍京城。
由于那伙人是在三更半夜撒的纸条,辛宵再怎么气急败坏,也查不到任何线索。百姓们议论纷纷,他算是丢了大脸。
“我以为他只是买东西不给钱,没想到……”
“你们可别不信,字条上写的小闺女是我邻居家的,长的可好看,就因为上街被那人瞧见了,强娶入门,没多久就传来了死讯,天可怜见的,小闺女那时都定亲了,若是没那出,都是孩子娘亲了。”
“还有那断腿小子,这事儿也是真的。那小子是个货郎,碰见那人对女子动手动脚,他上前说了几句,就被打断了腿儿。幸好那姑娘有良心,后来嫁给他为妻。只是那人怎肯轻易放过,把人赶出京城,现在也不知道如何了。”
“造孽哟,皇上怎么不管他!”
“慎言!”
“你疯了,被人听到的话……”
……
悠悠众口难消,京中百姓苦辛宵久矣,自然乐得添一把火,传言越发盛了。
第二日,纸条又出现了,这次上面写的是杜辞被迫退学的事儿。
这下不仅是百姓,读书人都怒了。
谁家没有几个孩子,有点积蓄的百姓们把孩子送进学堂,就为了一朝改换门庭。而读书人知道科考本就艰难,权贵一言就能阻断他们这些人的前途,推己及人,他们无法不愤怒。
于是百姓的口,读书人的笔,纷纷指向辛宵等仗势欺人之辈。
辛宵在家打碎了好几个花瓶,怒气冲冲地想要把杜家人全部下大狱,这两天的事情实在是太明显了,肯定是杜家人做的。
京城府尹愁白了头,见自己要兜不住了,他打算明天上朝时就把这事儿上达天听。
不过没等他开口,御史大夫就先一步站了出来,把辛小侯爷这些年所做的恶事一一道明,最后苦心劝谏圣上加以约束,莫要寒了天下百姓和读书人的心。
参与朝会的官员都为御史大夫捏了一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