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第 74 章

他自认对自己主子还算了解,赵琛看上去很好说话,疑人不用,用了就肯放权,但同时也留了后路,分权、制衡,掌权者的手段赵琛都应用自如。

爱才惜才,前提是能为殿下所用,如靖北王这般,不能掌控还觊觎她的,应当是小心提防。在申阳的认知中,殿下不至于得不到就毁掉,但也不会留不安定因素在身边。

现在这样,申阳眼中略有犹疑,莫非是真的动情了?

这事放在寻常女子身上,似乎也说得通的,毕竟是靖北王,但殿下本就不寻常。

申阳遇上了他被提拔以来的第一个难题,在赵琛手底下做事,做事是最重要的,但总归也要会看人脸色,把握不好殿下与靖北王的关系,影响他判断溜须逢迎的尺度。

走到赵琛跟前,申阳已经收拾好情绪,他今日主要是来说吴国公主的事。

“陈国公谌家四郎,近来在说亲。”

陈国公不姓陈,姓谌,少有的开国受封,将爵位传到如今的武将,若没有英宗时的事,萧家也应该是这样。

这消息听起来似乎是无用的,但申阳不会说无用的话,赵琛回忆了一番,谌,他若没记错,殿前司殿外直指挥使,似乎是姓谌。

“……吴国长公主似是对谌指挥使有意。”

大半时候江源都在当值,他既然在,殿前司的事赵琛不会召见旁人,对这位殿外直指挥使实在没多少印象,记不得他的相貌也不知道他是什么年纪,但他依稀记得,陈国公府前一阵还在嫁女,是女儿不是孙女。

赵琛抓住重点:“他多大?”

“二十五。”

赵琛:“……”

赵琛不合时宜地想,这位谌四郎和萧远一个年纪,已经开始准备二婚了。

申阳补充:“谌指挥使发妻三年前难产过世,如今膝下只有一女。”

吴国公主是武宗长女,赵琛出生她出嫁,比那齐四郎,足足大了八岁,这桩婚事怕是难成。

但若得了赐婚,自然不同。

陈国公府急着只怕也是在顾虑这个,皇室嫡支血脉不丰,除却官家只有两位公主,一位还掌着权柄,赐婚也不是不可能。

怪不得吴国主动找上门来,原来是有所求。

不过赵琛不是武宗,他对强拉姻缘没有兴趣,日子是要两个人过的,以势压人瞧瞧卢升便是了。

若是那谌四郎有意,叫他自己来求就好。赵琛对这事没多大兴致,申阳就明白了他的态度。

申阳又说了些好听话,并非是他奉承大名府治水之后,赵琛在民间的声望便愈来愈高,起初只是在大名府,渐渐也传到了京城。

连带着还有西平公主同靖北王的事。

“如今坊间似是认定了殿下同靖北王……”申阳斟酌着,没有把话说全,小心试探。

赵琛不甚在意,他离京前还说他要效仿秦国公主呢。

“不必理会。”

不必理会,就是不否认,申阳心中有数,但观殿下的态度,大抵也不会有坐实的一天,或者说,即便是坐实了,也不会叫人知晓。

这也寻常,大权在握的长公主和战功赫赫的靖北王,若真诚了夫妻,朝臣宗室怕是都要坐不住了。

申阳走后赵琛一个人坐了一会儿,他知道申阳方才是在试探他对萧远的态度,他不是吴国公主,萧远也不是谌四郎,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求亲赐婚就可以,况且,赐婚这事,太后就不能同意。

赵琛轻轻叹了口气,他没有成亲的想法,但萧远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