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宋开坛讲经的时间并不长,基本上主要的内容也就是那个素全法师连破三戒故事了。
虽然比之别的高僧大德、法师大师们讲经的时间相当之短,但是他的讲经却是极短时间内就在民间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甚至,比之其他高僧的演讲,还要受欢迎的多。
而这个结果,宁宋却是心知肚明是怎么回事的。
一方面,他的头上有“佛子”的光环加持。
另一方面,他与灵山寺那些专攻佛门理论的学院派大师相比,他是鸡汤派的。
他的东西,更加接地气,也更加容易让社会底层的人民接受。
所以比之那些深奥到让底层民众听不懂的理论,宁宋讲的鸡汤更加容易让他们上头。
当然,也更受他们喜欢就是了。
只不过,与灵山寺的墙外宁宋受到了民众极大的传颂和喜爱相反;他在灵山寺中,反而是受到了极大的诘难与抵触。
对于出现这种情况,宁宋也是想了想就明白了其中的原因了。
天星门,是一个类似于道门的宗派。
他们基本上是不需要外部的供养的,在外行走的门人弟子,自有一套谋生的路子。
而宗门本身,也会经营自己的各种产业,用来自给自足。
从这个角度来说,天星门完全可以做到比较高冷的活着。
因为他们无须从外界直接获得什么;想要什么他们自有东西来换取。
但灵山寺这个佛门宗派,与天星门可就截然不同了。
灵山寺本身并不是完全没有一点产业,但是规模极小。
甚至这些产业之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为了寺内的僧众服务的;可以看成是专门对内服务的产业。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灵山寺对外界信徒的供养供奉,就极度依赖了。
而在这些客观条件的影响下,灵山寺相比儒门学宫和天星门,就变得极接地气了。
寺中的僧众更具有有服务性;因为更好的服务性能换来更多的供养。
但宁宋开坛讲经所讲的内容,却是近乎于在砸寺中僧众的饭碗了。
按照宁宋的说法,修佛更多的是应该去“普渡众生”,多做善事好事;而不是没事就到寺庙中来拜佛。
如果大家真的信了宁宋的这一套说法,大家都不来寺中拜佛了;那寺中僧众的吃穿用度、一应花销要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