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的下午,老太多弄了两个菜,她在想着,不是说二三天回来一回的嘛,今天就是第三天了,应该是要回来了的,对了,他们回还要带些青菜过去了,那就多准备一些青菜吧,老太一想到这儿,赶紧地到菜园子里又弄了一些回来,看看这些菜,老太笑了,儿子和媳妇只是到远一点的田里搞收割了,怎么好像上出远门一样了。
这时的菜地里只有大颗的菠菜和窝笋,窝笋也是有一点老了,不过,窝笋的长菜梗还是好吃的,把菜叶子打掉,只要那青青的梗子,在开水锅里烫一把,然后在锅里炒一下,味道也是不错了。
老太又想了起来,天气这么热在河当中做事,不是还要热一些呀,得多跟他们炒一些米茶米,让他们带去只是煮煮就可以吃了,在家里是大锅大灶的,估摸事自然快当一些 ,可是,在临时的地方,只有一个小锅,炒一点菜都费劲了,更不要说什么炒米茶的米了。
老太想到哪儿,就做到哪儿,她舀了一些米出来,又把灶里点燃了,然后把米倒进了锅里,炒了起来。炒米的时候,要小火,不急不慢的,把米焙得黄黄的,才算是炒好了,这种米煮出来的米茶,老远地就能闻到一股香味,而且,就是放得时间长一点儿,煮好的米茶也不会变质。
把这些米茶米炒好之后,老太累得坐在了板凳上,这时,孩子们放学了,大家一走了进来,就大声地喊着“太太,”这是最让老太高兴的事情,喜欢了一辈子孩子的人,一看到孩子们的笑脸,浑身又有了力气了。
儿子媳妇到家的时候,老太已在把菜都端上了桌子了,只是两个孩子还窝在房间里看电视没有出来。
“回来的正好,快点来吃饭。”老太笑了,她在围腰上抹着手“你们说了三天回来一回的,真的就回来了。”
“您先跟孩子们吃饭吧,我们到园子里去一下了。”爹爹说道。
“哎呀,婆婆回来了,爹爹回来了。”两个孩子从屋里拱了出来,一脸的高兴“婆婆,爹爹。。。。。”
“哎,这几天在屋里听话嘛?”婆婆不由地问道。
“呵呵。。。。。。”两个孩子抻着懒腰笑了。
“蛮听话了,都是他们跟我添饭了。”老太笑呵呵地说道。“来吃饭,来吃饭。”
“我们要去一下菜地了。”婆婆说着就往后面走了。
“看我跟你们弄的菜,够不够吃几天的?”老太跟在后面说道。
“您把菜都弄回来了?”婆婆有一些惊喜地说道。
“我做不成别的什么了,挑一点菜回来,还是做得成了。”老太指着一大堆的菜说道。
“等我们自己回来了弄嘛,要您弄什么哟,一天管几个孩子就行了。”婆婆有一些感激地说。
“还有米茶米,我也炒了一些放在这儿了,你们拿过去了,只煮一下就行了。”老太又指着一大盆子的黄黄的米茶米说道。
“哎呀,您都跟我们侍候好了呀,哈哈。。。。。。我是说回来了要挑一些菜呀,带一些米茶米呀,您都帮我们侍候好了。”婆婆一高兴,声音洪亮了起来。
“呵呵,我在屋里没有什么事么,做 一下,想起什么来了,又再弄一点了,呵呵。。。。”老太也很高兴,能够得到儿媳妇的认可,让她觉得,就是再累,也划得来。
“都来吃饭,都来吃饭,她老人家帮我们做了,我们就歇一下了。”婆婆从后面走进堂屋里,招呼着大家。
老太坐在了上沿,她端起了那杯小酒,轻轻地抿了一口,爹爹也端起了杯子,他的杯子稍微大着一点儿,从他的脸上,明显地看出了一丝的疲惫。
“明天的时候,把酒带一小瓶子去了,体力活那么重,到了晚上的喝一口,还是要好一些了。”老太心疼地说道。
“带点去了,带点去了。”婆婆点了点头“前几天呀,我就要带一点过去了,他跟我犟 了,硬是不肯带,这还是要带了”
“哪门不是了,人呀,上了年纪了,不是那年轻,白天里累很了,晚上喝点酒,才能松活一点 ”老太点了点头,六十的儿子,还是她的心头肉了。
“你们跟着太太过得好啵?”爹爹问着两个孩子。
“太太蒸的下水,好好吃的呀。”翩翩说道。
“我也喜欢吃太太蒸得蒸菜,有点辣,有一点香,蛮好吃了。”婷婷也说。
“呵呵,我在屋里呀,跟她们合得来了,中午的时候,我就多弄一点菜,还有几个孩子要来了,晚上了,就我们几个了,就少弄一点菜了。”老太笑了,她说这话,好像是很享受这样的生活。
“您的年纪也大了,注意自己的身体了。”婆婆不禁说道。
“呵呵,在你的这边呀,我还是一个有用的人了,”老太又笑了“这人呀,哪个做死了了的呀,做一点事情,好像是精神也好了很好,饭量也要大一些哟。”
“吃得还是好事了,还可以跟我们帮帮忙了。”爹爹笑了“你要是不在这边的话,我们还真的是没有办法了?”
“你们的田蛮多呀?”老太有一点疑惑地问道。
“不多吧,反正要弄好多天,才弄得完了。”爹爹摇了摇头,笑了。
“得亏是田多呀,这要是田不多,这些孩子们,一围一大桌子,不是要钱吃得呀。”老太点了点头。
“他们来了,欢欢喜喜地弄给他们吃了,只要他们高兴就行了。”婆婆交待着。
“欢喜哟,哪门不欢喜了,这些孩子只要是看到我的影子了,都在喊我了,我欢喜地很了。”老太又抿了一口酒,说道。“呵呵,你的桌子一转呀,从来都是热闹着了。”
“呵呵,哪个难的日子,我们都过过来了,您说了?”爹爹笑了。
“是呀,那个难的日子,你也没有让孩子们为难了,呵呵,还是孩子们大了,就好了。”老太又在点着头。
“爹爹,你是看到我们没有零用钱了,就回来了?”婷婷问道。
“我们明天还要交钱了,得亏爹爹回来了。”翩翩也在说着。
“学校里又要交钱了?又没有零用钱了,还好爹爹回来了,你们还怕什么了?”婆婆不禁笑了。“还是爹爹俏一些,爹爹管钱了。”
“哪个说的,我们也喜欢婆婆了。”婷婷乖巧地说道。
“爹爹是佗子摔倒了两头翘了,哈哈。。。。。。。”爹爹一说完,大家都笑了。
第二天一大早,安排好了屋里的一些事情,爹爹婆婆又架着牛车出发了,村子里的云昌大爹今天怕是也下田了,在他的门槛上,没有看到他的影子,这是一个忙碌的季节,人们对于收获成果,有着高度的热情,对门街上变得冷清了起来,有一些大门早早地就关上了,没有下田的人,也在推着脚踏车,准备下田了。
我们在河滩上的田,是不用交税的田,只是,要把牛车架过去了,就得走很远的路,那条能够走到河中间的路,还在杨垴,杨垴的这条路是河滩的瘀泥瘀起来的,刚好容一辆车过去,从姚集,过保堤,再到杨垴,等于是过了几个村子,才到了田里,怪不得他们不敢天天地回去了,光是这一趟走下来,就得一个多的小时,两个六十岁的老人,做着却是青壮年人的活计,而且,为了增加收入,他们的田,要比一般人家的多很多。
其实,近路还有一条,就是在田当头撑划子过去,这个划子,是用两个小船连在一起的,但是,危险性就要大得多了,稍有一慎,就会落入水中,有一些年轻人倒是用了这个法子,但是来来回回的,他们是骑着脚踏车的,老人不会骑脚踏车,一天四趟的走,光是走这个路,也要浪费不少的时间。
一走到田当头,爹爹放下车把手,就在脸上抹了一把汗水,这才取下了帽子,可是帽子一取,头上的太阳让人睁不开眼睛,他只好又戴上帽子,抬头看了一下太阳,估摸着大约的时间,开始下车了。把车下完了,婆婆这才牵着另外的一头牛走了过来。
“哎呀,光是走了这一趟了,就热了。”婆婆笑了,她把牛往里赶着,在靠着那边河洪的地方,长着茂密的青草,是这些牲口的天然牧场,这两头牛是饿了吧,看到远处的**,也不要人牵了,径直地跑了过去。婆婆在后面拉着牛绳,怎么也拉不住了。
“跑得这么快,真的是饿黑了心吧。”爹爹笑了,示意婆婆把手里的绳子放了。
“不管它们了?”
“管它们做什么,反正是在这滩子,它们不会跑远的。”爹爹说这话的时候,拿出了鎌刀,磨得锋利的鎌刀,在太阳下晃两下,就有两块白光闪得好远。开始弯腰割菜籽了,这菜籽长势蛮好,一顺风地半趴在地上,菜梗都已经从青绿色变成了黄色了,这种黄不同于油菜花的黄,油菜花的黄是一种娇嫩的黄,艳丽的黄,而这种成熟菜籽的全身的黄,变得成稳,变得实在,看得让人心里都变得踏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