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想到李茂的年纪,再想到老李家的情况,院里的街坊邻居心里多少有些明白。
这事儿啊,人李茂能来就已经给面子了。
当下也不说别的,围堵在老易家门口的街坊邻居,互相推嚷着将围的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墙,硬生的挤出了一条路出来。
李茂带了头,两个说了漂亮话的人也不再停留。
唯一的例外,也就是在出门的时候,何大清偏着头留下来一嘴:
“傻柱你还不跟过来?我今儿教何雨农的,可是你没有学过的配比。”
行里人都知道,有些特殊的味道,用的材料虽然大差不差。
可错了火候,过了时间,乱了顺序,做出来的味道那就是不一样。
其他的都还好说,一说到安身立命的本事,傻柱当下顿时犹豫了起来。
自己没有学过的配比?
说实话,傻柱心里是不相信的。
可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他傻柱不信,架不住院里的街坊邻居不信。
回头院里的街坊邻居要是往外面这么一传,外人一听说,又能重新打着谭家菜名头的傻柱,竟然手艺不到家?
听起来就这么一两手手艺的事儿,可在吃家的耳朵里,这就代表着不地道。
不地道?
老京都人都知道,好的就是那一口地道味儿。
不好吃没关系,没人喜欢也不妨事,只要正宗,只要地道,说出去有面儿,听着有传承,有来历,那就没问题。
这一下,傻柱算是骑虎难下。
几乎没有犹豫,看着何大清离开的脚步,傻柱话都没有说一声,直接就跟了出去。
这年头,傻柱还指望回头出面接点席面,攒上一点钱过日子呢。
秦淮茹都单身了,他要是不抓紧这个机会,那不是彻头彻尾的傻子么?
临走的时候,傻柱还贴心的关上了房门,将门口的街坊邻居给哄散了开。
屋内,易中海跟聋老太太就这么坐着,好像泥石雕塑一样,一句都不多说。
一直等到十多分钟之后,屋外面一个人都没有,屋内也听不到一点动静之后,聋老太太这才拄着拐杖,顿了顿地面。
“小易啊,你腿脚不方便,就不要送我了.
我多嘴问一句,你这伤,跟老婆子我应该没有什么关系吧?”
聋老太太顿了顿手中的拐杖,慢慢起身。
眯着眼睛,看起来和颜悦色的,从容地姿态,一点都看不出之前听不清时候的影子。
易中海沉默了几秒,忽然扯着嘴角,在脸上炸开了笑容:
“老太太说的哪里话,我这是不小心被扯了进去,跟您有什么关系?
您放心,刚才答应您的火烧,回头我就让人买了给您送过去。
别看我现在这样,可这院里,我还是能使唤动一两个人的。
回头我问一问老贾家的情况,就安排人去买这些。”
扯了扯嘴角,明明老早就预料到了会有这种可能,可如今从自己口中说出,易中海心中多少还是有些不甘心。
说到信。
易中海的嘴角就免不了抽抽起来。
什么这这那那,之前的那些话说出来,明眼人一眼就知道是骗人的。
这年头,京都的试点才开始慢慢的下高炉,更别说是在外面。
一个个轮流倒班,平白无故的哪里来的那么多人晚上出来斗着玩?
别看有些时候,这些混的不着调的人挺威风。
可遇到这种每个人都要出工的事情,谁来说都不好使。
普通人,安排任务的时候还能考虑到身体。
盲流子组起的队伍,那真的是往死里用。
这种情况下,他们要是还能有空闲的力气干别的?那只能说上一句天赋异禀。
说到底,能被打成这样,还多亏了聋老太太的那几封信。
<div class="contentadv"> 本来何大清留下的后手,也只是让他被套了麻袋打了一顿。
没有鼻青脸肿,只是身上多了些淤青。
真正下狠手的,反而是聋老太太那些信件带来的。
不知道他去意的时候,贸然敲门的易中海反而没有被怎么苛责。
反而是拿出了信封,确定了真伪之后,易中海就别人给哄出了门口。
等到易中海按着信封上面的人找了一圈,没有一个人愿意认这些东西不说,最狠的一个直接就当着街坊邻居的面,骂他是穷亲戚,白眼狼。
甚至有一个老太太,拎起厨房的火剪就要打他。
本以为这些就是厉害的了,谁能想,更厉害的在后面,
在白寡妇的儿子那里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之后。
原本想着趁早赶车回来,却不想被人趁着早上天蒙蒙亮的时候,给人套了麻袋。
动手的人很专业,手脚麻利,全程没有多余的声音,下手的地方很疼,却不会致命。
临了打完了,还往易中海的麻袋里面塞了二百块钱。
做明确的做到了这种地步,易中海就算是傻子,也能想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无非就是他找人找的太频繁,吓到了他们。
二百块钱是医药费,也是封口费。
警告他不要乱说话的同时,也是在威胁他。
易中海不傻,自然能看懂这动作代表的含义。
也正是因为这样,易中海这才止口不提报仇的话。
甚至当着聋老太太的面,也不说跟那边的人关系处的怎么样。
有些事不说出来面子上还能过的去,要是说出来,那才真的是难收场。
偏不巧,易中海这边不想着计较了。
已经起身准备离开的聋老太太,却是幽幽的叹了一口气:
“哎,这人啊,富贵的时候都是朋友,发达的时候身边没有坏人。
只有等到落了难,风光不复的时候,才能看不到谁才是自己人。
那些信,怕是都没用了,等会得空了,小易你过来帮我一起烧了。
老太太上了年纪,孤家寡人的斗不动,也不想跟他们斗。
就这么安安稳稳的过日子,过一天是一天就好。”
手中的拐杖敲击着地面,聋老太太口中感慨,人走茶凉才是常态。
不管这话几分真,几分假,易中海总是听了明白。
是让易中海帮她烧信件,也是在告诉易中海,她的底牌没了用出,以后只想着安安稳稳的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