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茶道传承(六)

岁月流歌 淮上文歌 1589 字 2022-09-17

这一年的茶季,正如孙师傅先前预料的那样,从一开始就乱套了。

熟练的采茶工成了抢手货,谷雨前后的采茶旺季一人难求。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每年的茶季都会有一批批的山外人蜂拥而来,加入采茶工人的行列。

主家提供食宿,每天收采的茶草按量计酬,就像关中的麦客一样。

最好的年景,一位熟练的茶工每天到手的收入,可以达到一两百块钱。

那时候除了成规模的国有茶场外,民间培育的人工茶园才刚刚起步。

所以除了采茶工的短缺,茶草源头的争夺也是愈演愈烈。各家村办社办的茶坊,都以行政区域为界,划定了各自的势力范围。

区域外的茶商如果敢跨界收购,就像是挖了对方的祖坟一样,一场争斗也就在所难免了。

激烈竞争的结果,是各家制茶作坊争相加价,不计成本收购茶草。

这种米比肉贵的行业现象,也使得本土的绿茶市场提前进入到微利时代。一些新入行的茶商负债累累,很多年后都没有缓过劲来。

上河沿区绿茶市场的先行者,红石湾茶厂目前正面临着这样的困境。

去年谷雨前后,每天几万斤的茶草入库,几十个杀青的工人同时昼夜操作都忙不过来。

如今的情况完全变了,只有合作社的茶农前来交易,一天下来收购的茶草还不足千斤。

价格提高一倍后,才有一些去年的老客偷偷摸摸的送货过来,好像他们的交易见不得光似的。

“师傅,你又猜对了。照这么下去,我们茶厂今年不好干啊!”

眼看今春的采茶季已近尾声,库房里的新茶还是空空如也,王世川心急如焚有点坐不住了。

“世川,不要害怕,这些人闹不长久。家家都开茶行,家家都会没饭吃。我们只要把这个茶园经营好,将来高档野生绿茶的名头一炮打响,还怕收不到茶货?这些个小茶坊借你家的名号找你卖茶的日子还在后头。”

师徒二人正在给茶草杀青,这么一点茶货,如今已不要雇佣外手了。

孙师傅娴熟的操控着竹炒把,一边回头信心满满的对王世川道。

老茶师通俗的说教里,其实包含了两层很高深的管理学思想。

一个是关于重复投资的问题,某个行业赚钱,社会资本蜂拥而入,其结果可能就是大量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不仅会推高供给端的人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也会加速需求端的过度饱和,最终使得大多数投资者惨淡收场。

就像今天的农产品市场一样,猪肉价格高了都去养猪,水果有赚头都去承包土地种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