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收复汴京 抗金旗帜

第四十五章收复汴京抗金旗帜

汴京城外。

由于此时是非常时刻。汴京城十二个城门紧紧关闭。

南城正中为南薰门,是汴京最大的一座城门。

此刻城下聚集了二百余人,他们大箱小箱,赶着骡子、马匹好似一个商队一般。

城门下吵吵闹闹,一个四十余岁的妇女指着城墙上的青年骂道:“好你个小崽子,当年我白疼你了,现在长大了,翅膀硬了,连游姨都不放在眼底了?”

城上青年唯唯诺诺,苦着脸道:“游姨,你,你就饶了我吧!完颜郎君下了死令,说这汴京至关重要,在战事未结束以前,谁也不能打开城门,违令者,力斩不赦。您行行好,别拿我等的xg命冒险行不?”

那叫游姨的一时也不知如何回话。

罗腾飞暗赞完颜兀术思虑周全,这开封分为分内外三重,即外城、里城和宫城,外城是利用后周都城外城加以展筑。由原来的周长四十八里二百三十三步展至五十里一百六十五步。按正方形计算。南三门,北四门,西三门,东二门,共计十二个城门,完全可以说一句,汴京是当世最大的城池,防守之坚固,不言而喻,以“固若金汤”四个字来形容,那是在贴切不过了。

只要城门紧闭不开,纵然有十倍以上的兵力,短时间内想要攻克汴京,也不可能。

他站在那位游姨的身后,轻声道:“事态如何展,老子管不着。但今ri老子进不了这汴京城,你和你的家人就等着死吧!”

罗腾飞的声音犹如千年寒冰一般。

游姨心底生寒,忍不住打了一个人寒颤。

这游姨正是归德府知州于伟的夫人,他们依照原定计划,以搬家为由,骗开汴京城门。

于伟是归德府知州,自然不能露面,躲在车里,因此这一切由他的夫人代劳。

他夫人叫做游碧云,有着很好听的一个名字,但她为人却是心如蛇蝎的毒妇,比起于伟这个小人。这游碧云的行为更加狠辣万分,已经到了令人指的地步。强取豪夺,在她的“辉煌”事迹中,微不足道,逼良为娼,更是常有之事。她在归德府开了一家豪华的大型ji院,ji院里五十二名女子,其中有五十一人是良家妇女,受到她各种手段的威逼,成为了她赚钱的工具。另外一人叫崔玲的,更是可怜。她本是游碧云闺中密友之女,游碧云见她长得如花似玉,想让她嫁给自己的儿子。

崔玲心知游碧云的儿子是一个被宠坏的花花公子,抵死不从,在游碧云劝说的时候,崔玲一时气愤说了重话道:“于公子无才无德,我崔玲即便沦落风尘,也绝不嫁他。”

仅仅这一句气话,却惹了游碧云怒火中烧。捏造事实,诬陷崔家暗通宋朝,将崔家上下百口人打的打。杀的杀,崔玲也论为官ji。

一句气话,毁了一家,可见这游碧云的手段毒辣到何等地步。

面对这种毒妇,罗腾飞一路上没有少给她苦头吃。此刻,游碧云见罗腾飞放下狠话,想起他的手段,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哪敢有任何怠慢,遥指城墙,骂道:“你这小兔崽子,你说,不让我进城,你让我去哪?”

这城墙上的守将叫王宜,是汴京知州王兰的大儿子。

于王两家世代交好,于伟擅于奉承,得到了伪齐刘豫的重用。于伟在当时拉了王兰一把,帮助王兰进入官场,王兰官运较好,短短数年,成了汴京知州,地位反而在于伟之上。

王宜见游碧云开始胡搅蛮缠了起来,大感头疼,问道:“要不,游姨在附近镇县住上一段时间?只要完颜郎君接触禁令,我立刻让游姨入城如何?”

游碧云骂道:“到那个时候,老娘要需要你让?我这一家的家当,万一给贼人掳去,岂不要了我的命?你开是不开……算了。老娘不跟你这小兔崽子多说废话,叫你爹爹出来……我倒要问问他究竟是怎么管教儿子的?”她大大咧咧,一副不进城,誓不罢休的神态。

王宜也拿他没辙,只好让人请王兰去了。

罗腾飞见游碧云神sè焦急,暗自好笑,对付她这种恶人,只有比她更恶。唯有如此,才能将他们制的服服帖帖。

不过一刻,城上传来了一声呼唤:“是弟妹啊,你怎么来了?”

游碧云换起了笑脸,道:“是叔叔啊,我家夫君不是跟你商量好了吗?说要将家业搬来汴京,现在我们已经来了。可,可你家的那孩子竟然不让我等进城,这作何道理?”

王兰听了一怔,也露出为难之sè。他确实跟于伟约定此事,府邸地契也已准备妥当,只是料想不到他竟会在这个时候前来,无奈道:“完颜郎君说了,汴京位于中原核心,汴京落陷,中原不保。他说宋朝的军队很有可能打汴京的注意。但他并没有多余的兵力帮助我们守城,让我父子二人严守城门,在未得他命令以前,城门绝不能开。”

游碧云道:“叔叔啊,这便是你的不对了,完颜郎君的号令确实不得不遵守,但郎君下这命令的目的是怕宋兵来袭,担心汴京落陷。但我夫家跟叔叔的王家,世代交好,又岂会害你?就我们这些人入城,你放心就是了。”

王兰犹豫半响。叹道:“好吧,既然如此,你们便由一旁的永弛门进来吧……”

“父亲……”王宜大惊。

王兰摇了摇头,笑道:“无妨,于家对我王家有大恩,这点小忙不帮说不过去。再说了,你游姨岂会害我?”

王兰说的自信满满,但很快他就知自己错的是多么的离谱。

永弛门城门缓缓而开。

罗腾飞一行人缓缓进入了城内,左右眺望,见四周并未设防,长啸一声,“大宋罗腾飞在此,不怕死的通通滚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