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怕韩青松觉得她乱花钱,有意见。
结果韩青松说:“挺好。”
这就是不反对?
但是再想让他多说几句话,似乎也不可能,看来跟他别想有那种花了很少的钱买了最紧俏品的爽感共鸣。
韩青松步子大,走得稳,路上不需要停,所以很快到家。
一进村,就碰到下工回来的人,他们看到韩青松居然拉着地排车,地排车上坐着媳妇儿。
大家都发出善意的哄笑声,年轻人更是挤眉弄眼,“看人家青松,多会疼媳妇。”
“就是啊,看人家,五个孩子了还跟小年轻一样。”
“学着点。”
林岚反而不好意思,还怕韩青松害臊不好意思说,到家的时候,车没停稳她就赶紧跳下来,“以后我还是走着好了。”
“没事。”韩青松放下车。
家里的二旺、麦穗和小旺听见动静都高兴地飞奔而出,“娘回来了,娘回来了!”
林岚已经把小东西装在自己布包里,摸出糖块来一人一块分给他们。
糖块不是她买的,是韩青松带回来的,她收着呢。
一进篱笆门,她就看到院子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缸、盆,顿时觉得自己真能买啊。
她小声问道:“嫲嫲来过没?”
小旺道:“俺嫲嫲病了。”
“病了?”
“肝疼。”小旺捂着胸口,学着老太太模样,抽抽着,“肝……疼!”
林岚忍不住噗哧笑起来,又赶紧捂着嘴。
二旺和麦穗一人一句讲得眉飞色舞。
原来乌货老板看自己东西卖光了,就不等,收拾一下把林岚的给送回来。
村里人开始以为他下乡卖乌货的,还想买呢,结果说都是林岚家买的,社员们都惊呆了。
这么多呢!
韩老太太听闻更是兴奋地跑过来,还想把林岚买的挑挑放到自己家里。
乌货老板自然不肯,林岚再三交代,一定要放到自己家院子里,放错了到时候要找他们算账的。
乌货老板不给面子,韩老太太就去找韩青松。
韩青松得到消息就回来,虽然他看不出这些缸大小作用有什么区别,还有那些瓦盆瓦罐买那么多有什么用处。但是感觉告诉他,林岚兴冲冲去了、兴冲冲买回来,肯定是有用的。
他要是敢给处置,只怕会睡一辈子臭小子炕。
所以,他没松口,只说林岚买的等林岚回来处置。
韩老太太哪里受得了这个!
当场就捂着胸口说气得肝疼,说自己缸破了,盆破了,汤罐破了,儿子买了新的,她换换怎么啦?
竟然舍不得!
才分家就这样,还指望他养老?
她骂了一通,韩青松就任由她骂。
倒是三旺忍不住,对韩老太太道:“嫲嫲,你那么多钱干嘛不买个好缸,非等我娘买了就来要?你是不是想把一百块钱要回去啊?”
老太太脸上哪里挂得住,追着三旺打。
三旺哧溜就跑了,泥鳅一样往河里一跳就不见了人。
小旺就哭着喊:“嫲嫲把哥哥掉河里了!”
老太太就气得心肝脾肺都疼,捂着胸口回家生气。
听三小只讲完,林岚忍笑忍得辛苦,最后借着整理缸的时候趴在缸里笑了几声,嗡嗡的,惹得孩子们觉得好玩,都去缸里嗡嗡。
林岚盘点了一下,对韩青松道:“老太太想要个缸,要不就送她这个吧。”
她指着一个瓦楞缸,釉面缸她都有用,装粮食、装面不潮湿。
韩青松道:“不必。”
林岚也看不出他这是说气话还是怎么,不过她挺惊讶老太太来要缸韩青松居然没给,本来她多买个预备着老太太来撒泼韩青松不好做人,送她一个的。
既然他说不必,那算了,她可不惯着毛病呢。
晚上下工回来,林岚指挥着二旺和麦穗做饭,又指挥着韩青松和大旺、三旺归置家什儿。
装粮食的大缸要摆在屋里,水缸屋里一个,外面一个小点的,咸菜坛子屋里一个外面一个,盖着盖子不怕雨。
这么一弄屋里满满当当的,只留一条小道走路。
韩青松往屋里运缸的时候,大缸口大而屋门小,差点进不来。幸亏他力气大,门框也都是木头有弹性,硬挤进去的。
不过到时候往外拿只怕就麻烦,可能得拆门框。
林岚寻思到时候再说。
锅碗瓢盆各种炊具都摆摆好,本来就逼仄的屋子更加狭窄,却也充满烟火气息。
韩青松道:“先凑合下,过阵子在边上盖间小屋。”
林岚表示要的!
接下来几天趁着天热,林岚就抽空把家里的棉被、棉衣都拆开洗洗。
好在二旺麦穗帮忙,让她这个不擅长针线的也顺利完成任务。
就是洗衣服的时候遇到点麻烦。
这时候还没洗衣粉,只有肥皂,一方一方的,那也是凭票买的。
林岚这一次没买着,家里只有那么一块还是韩青松带回来的。
现在社员们洗衣服都不舍的用肥皂,村里也没几户人家买肥皂,基本都是用碱,甚至碱也不舍的用,而是用草木灰泡,然后拿木槌在石头上捶,这样也就把灰洗得差不多。
林岚却怕把布的锤破,那些衣服穿了好几年,都很薄,力气大了都不行,要是捶来捶去的,肯定破得更快。
她忍痛先用那块肥皂,到时候想办法再买几块。
日常洗衣服不用可以,这棉被盖了一年,不洗干净点真不行。
这时候衣服少,条件好点的有单衣和棉衣,条件差的天冷了单衣絮棉花就是棉衣,天热了,棉衣拆下棉花就是单衣。
所以棉袄里面空着呢,也没春秋衣套着挡灰,加上冬天不洗澡,还真是……再有棉被也是,又没有床单被套的,干净不了哪里去。
这么一想她觉得棉布还是不够,得做被套和床单,这样棉被就不用年年拆洗。
另外还得给孩子多做衣服,让他们套在棉衣里面穿。
还得想办法冬天也让孩子们洗上澡,不能四五个月不洗澡。
洗干净晒干,收起来,等着棉花到位就可以缝。
转眼就到了打秋风——林老太太过生日的前夕。
林岚又把家里安排一通,第二天领着小旺去林家屯。
韩青松看她挎着个破布包,里面装了块二合面饼子,几颗糖,另外就没东西。过了一会儿,她又挎着一个新买的筐子,他寻思难道要把这个当寿礼送老太太,看起来不大合适呢。
林岚又放了几根黄瓜,几个洋柿子。
收拾好,林岚跟韩青松道:“晌午我要是回不来,麦穗和二旺把饭热热就行,你们凑合吃点。”
韩青松点点头,“行,你去吧。”
他寻思可能她带着钱,给老太太块钱也挺好。
林家屯离山咀村也不是很远,不到十里路,走路也就是半个多小时。
只是有个孩子,就要慢许多。
一开始林岚领着他走,路上还讲讲故事,走了十分钟,他脚步就慢下来。
林岚找个树底下让小旺坐在筐子上,拿了洗干净的黄瓜,一掰两半,把最水嫩的上端递给他,“小旺,吃黄瓜。”
小旺犹豫一下,“娘,不给姥娘吗?”
林岚笑道:“不给,这是咱们带了路上吃的。”
“那小新哥哥呢?”
“也不给,就给娘的小旺。”林岚摩挲着他的头顶,小旺不是很有安全感,总喜欢一遍遍跟她确认。
她知道他需要她坚定的回答,她是爱他的。
小旺果然挂上甜甜的微笑,脆生生地开始啃黄瓜。
林岚也吃了一块。
休息几分钟,林岚背着他继续上路,走一会儿再歇歇,小旺要求自己走。
等到了林家屯村外的时候,西红柿、黄瓜、饼子都吃完。
“小旺啊,晌午不吃饭会不会饿?”
小旺摸摸自己的肚子,“娘,一天不吃饭都不饿。”
“乖儿子。”林岚摸摸他柔软的发顶,领着他往娘家走去。
林家屯不算大,比起山咀村小一些,也就不到两百户人家。
林家屯靠河,水源丰富,石头也多。勤快的人家都捡石头垒墙打地基,上面黄泥墙,虽然也是麦草顶,但是比山咀村齐整很多。
山咀村说是靠山,并不是东北或者江南那种山,而是不长东西的矮山,没法种地也没树可伐。
老林头儿家住在村南,沿河而居,很快就到了。
林岚有一个大哥,三个姐姐,还有一个弟弟,也算是大家口。
老林家门口不朝南,而是朝东,面向马路。
院门开着,里面传来女人大嗓门的说话声。
林岚领着小旺刚要进去,草垛后冲出一个人来,一把拉着林岚就往另一条胡同里走。
“哎……”林岚刚要喊。
那人低喝道:“别呜嚎的,是我。”
“三姐,你干嘛鬼鬼祟祟做贼一样。”
“我不得等你啊。”林梅拉着她进了另外一条胡同,躲草垛后面说话。
她看了小旺一眼,“这是……小旺?”
林岚摸摸小旺的头,“叫三姨。”
原主嫌弃小旺,从来没领他出过门,大家只知道名字不知道人。
小旺乖巧地叫了。
林梅摸索了一通,“哎呀,你也没说带孩子,我没带糖。”
林岚知道她就这个性格,没准备或者没有也不能承认,怕掉面子。
她笑道:“自己人准备啥啊。”她掏出一块糖来塞给林梅,“给你的。”
林梅:……
她把糖塞给小旺,“吃吧。”
小旺笑着道谢,然后揣进兜里。
林梅:……娘啊,见鬼了吧,不是说小傻子嘛,咋还这么有礼貌?文绉绉的,跟干部家的孩子似的。
林岚看了看林梅的筐子,“你带啥来贺寿啊。”
林梅却要先看林岚的。
林岚给她看。
林梅瞪大了眼睛,“老四,我说你抽风啦,给娘过生日啥也不带?”
林岚耸耸肩,“我家里就有缸碗的,总不能扛个缸来吧。”
布她自己还不够呢,“哦也不是空手,这不是有个筐子嘛,新买的。”
林梅哈了一声,赶紧捂着嘴,戳了林岚一指头,低笑道:“你来气人的吧,爹就会编筐子,河边到处都是荆条,用你送?”
林岚撇嘴,“那爹会编筐子,怎么我家也没个筐子用?”
林梅哼了一声,“还不是你穷大方臭显摆,怪谁了?大姐二姐家都有筐子用。”她是自己婆婆会编,用不上。
林岚又看林梅带什么东西,林梅把筐子的包袱捂住,“没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