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打秋风

七零之悍妇当家 桃花露 13606 字 2024-01-02

老四不带,她还带啥啊。

林岚笑道:“你带什么了,要不分我一半?”

林梅给了她一个大白眼,掀开包袱,露出里面四个白面饽饽,还有几个茄子一把长豇豆。

林岚夸张道:“三姐,你真舍得啊。带都带来了,饽饽拿出来咱们吃一个呗。”

她家里现在也有白面,可她自己都舍不得吃,孩子吃都不够,所以她没带。

林梅拍她手,把四个白面饽饽拿出来,用包袱包住,然后躲一边去,找个完好还没人动过的草垛把饽饽藏了进去。

林岚:……

还能这样呢?

藏好了,林梅哼一声,“还想要棉花就给我把嘴巴闭紧,我已经在收,下个集给你送。”

这会儿林岚就一个空筐子,她则是筐子挎着菜,总也比老四长脸!

“那行,咱就一起进去?”

林梅也牵起小旺的手,“走着!”

三个人一进院子里,原本呜呜啦啦菜市场似的院子一下子安静如鸡。

所有人都拿眼瞅着他们,小旺他们不认识,林岚和林梅也跟不认识一样。

她俩还能一起携手进来,那绝对是夏天下雪冬天打雷。

“三姑四姑,你们终于来啦!”几个小孩子跑过来,尤其是二房的小新,是原主最疼爱的侄子。

这孩子冲过来,一把就要推开小旺,“你谁呀,起来。”

小旺吓得小脸当时就白了,死死地抱着林岚的大腿。

林岚往小旺嘴里塞了一块糖,对小新道:“你是哥哥,别吓着我家小旺。”

“糖,糖,我要吃!”小新伸手就要从小旺嘴里抠糖。

“啪”林岚一巴掌把小新的手拍开,“这是干嘛呢?”

小新见最疼他的四姑居然打他,立刻就不干了,趴地下就开始打滚。

“咋地啦,咋地啦?”林老太太从屋里冲出来。

林大姐林二姐也过来,小新的娘,林家的二媳妇儿唐荷花也冲过来。

唐荷花一把抱起自己孩子,“他四姑,你这是怎么啦?一进娘家门就抖威风啊?听说你分家啦,分了多少宝贝回来给娘啊?”

林梅:“老二家的你咋说话呢,小新这孩子一点不如意就打滚,也该管管了。”

林老太太看看小旺,“快进屋,渴不渴啊,喝口水。”

她一边说着就去看俩闺女的筐子。

俩闺女喜欢斗,攀比,每次都想办法带点什么给她。

结果这一次她一看便呆住了。

大夏天的带几个茄子干嘛?

家里自己种的还吃不完呢。

四闺女……空的?

空手来娘家?

这是来吃白食啊!

林岚看老太太脸色都变了,就把筐子往她娘怀里一塞,“娘,我们新分家,就分了几斤口粮,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我都饿死了。还分了几块钱,我去买了俩缸,还买了点家什儿。顺便给你买了个筐子……”

林老太太手一松,那筐子就掉地上,跳了跳,然后骨碌碌滚一边去。

林大姐和林二姐赶紧上前:“老三老四,你们这唱的哪一出啊?可别气着娘。”

她们扶着老太太去屋里。

林岚冤枉道:“娘,不能我拿东西回来就进屋喝水,不拿东西就不是人,屋也不让进吧?我们一路走过来,渴死了。再说我带了筐子啊,又没空手。”

林梅都要笑死了,老四这个死丫头,这是长毛病了。

她把自己的筐子往林岚手里一塞,“你分家,你婆婆就没分你菜园自留地什么的?你就不能给娘带点黄瓜洋柿子?总要带俩饽饽吧,今天这么多人,不得吃饭啊。”说着还得意地瞅着林岚,要是敢把饽饽的事儿说出来,自己就不给她弄棉花。

林岚:“三姐,我哪里比得上你们啊,你们早就当家做主,家里怎么也有点家底。我刚分家,除了两间破屋子,也就是一百块钱……”

什么?

林老太太立刻扭头看向她,眼里冒火。

一百块钱?

林老太太还没见过一百块钱呢,现在手头也就二十块钱不到。

林岚叹了口气,“分家的时候说给,结果又说欠着,到现在就给十块,赶了个集,买点零零碎碎的都不够。这么,我就寻思,娘是不是……”

“你想什么呢?问我要钱?我可没有!”林老太太手摆得像拨浪鼓。

林梅瞅着四妹,一百块钱的事儿,她是知道的,林岚在集上那一顿买,山咀村的娘们儿都知道。

不过估计还没传到这里来。

“不借粮食不借钱的,那棉花给两斤也行啊,娘啊,我分家没分着被子和布,现在大旺没棉袄穿,二旺的三旺穿都小了,你说……”

“你……你这个窝囊闺女,我怎么就生你这么个窝囊闺女,你不是能闹腾嘛,你咋不闹了?你咋哑巴了?你拿根绳子去他们家门前一吊,再不行你就去大队上吊……”

林岚:……可下知道原主为什么那么喜欢寻死吓唬人。

小旺被她一吓就哭起来。

林大姐和林大嫂王连瑛一起过来,王连瑛塞给小旺一块饽饽,“乖孩子不哭啊。”

王连瑛对林老太太道:“娘,时候不早了,咱们早点开饭吧。”

林老太太不乐意,“都甩着十个大胡萝卜来吃饭,我哪里管得起?”她是亲娘还能忍,当哥哥弟弟也没什么意见,那俩媳妇儿不得有意见啊?

林大姐笑道:“娘嘞,你这话说的,亲闺女来家吃顿饭都不行?还真嫁出去的闺女就泼出去的水了?”

林二姐也跟着起哄,“就是啊,要这样,那我们也没脸,和四妹一起走吧。大嫂,我们走啦!”

王连瑛赶紧笑道:“你们都行了啊,别开起玩笑来没正形,赶紧收拾一下咱们吃饭吧。”

唐荷花还在一旁生气,狠狠踹了地上的筐子一眼。

林老太太见了,“好好的筐子,你踹它干什么,踹碎了不还是咱吃亏?赶紧拿墙根上装草正好。”

因为还没大晌天,男人们上工还没回来,唐荷花也不能找男人告状,只能拉着孩子们嘀咕生闷气。

林老太太看四闺女还站那里不知道看什么,顿时来气,“你杵着干嘛,亲娘又不是婆婆,还能真不让你吃饭?”

林岚察言观色,感觉老太太也没那么极品,还寻思自己这么闹一下,老太太得和自己绝交呢。

她看了看众人,其实林家相对来说还算正常的,大姐二姐比她们大,早早出嫁,她和三姐在家时间长。

爹娘是普通的重男轻女的类型,从小家里细粮都是给男人吃,男人回家不用干家务活,但是对闺女也没多苛刻,该吃饱还是要吃饱的。

大哥性格不错,对妹妹都挺和善,其实就是为人善良有点懦弱。大嫂读过几年书也明事理,虽然吐槽公婆重男轻女行事有时候不着调,但是因为没有偏心小姑欺负媳妇,所以相处还算融洽。

小弟就娇惯一些,家里就他上学,然而并不好好学习,上了个初中还不顶文革前的小学,干啥啥不行,当记分员都弄不明白,只能回家继续种地。

小弟媳唐荷花就泼辣些,好占便宜,娘家条件不错,在家里也高看自己一眼。

因为林二弟性子比较弱一些,一直都被她管着。

林岚也是想试探一下,如果娘家能容她,以后就继续正常来往着,如果容不下她,那也拜拜吧。

她嘴巴一扁,“老太太你整天让我不是拿根绳就是去跳河的,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你不知道我容易当真?”

合着你们不知道我前几天喝农药的事儿?还这么刺激我?

林老太太啐道:“今儿是我的好日子,你少说丧气话啊。你那点小心思能瞒过咱家谁?打小的毛病了。”

林岚就不说什么,抬脚进屋。

林家房子比韩老太太的小得多,韩老太太屋子很深,南炕加上北炕,还能放下衣柜和俩大缸,林老太太的就只有南炕,炕前放着一个衣柜,一口缸,差不多就满了。

所以堂屋也放着面缸、水缸,堵得满满当当的,倒跟林岚现在的小屋差不多。

虽然是晌午,可屋子木窗小,还是窗棂,里面也不是多亮堂。

林岚把带的糖块拿出来,一个孩子分一块。

可以气气大人,小孩子还是要哄好的。

王连瑛悄悄道:“听说孩子姑父回来了,没事吧?”

林岚喝农药的事儿,家里也听说了,只是知道的不是很清楚、

按照惯例,原主寻死吓唬人以后,一般都会得逞要点东西,会带回娘家来显摆,次数多了,自然也没人去看她,只等她回娘家来自己表演。

林岚笑了笑,“前些日子就回来,这不是才分了家,一个人一天分了半斤粮食……”

“哎呀,半斤可不够吃的,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王连瑛算了算,道:“自留地和菜地你得要点,多种点萝卜土豆的,还能当饭吃。家里还有点地瓜干和高粱米,回头我和爹娘商量一下,你也别犯愁……”

“大嫂,有你这话我就感激呢,粮食不用,他爹会想办法的。”林岚婉拒,粮食谁家都不宽裕。

“看你说的,都是自家人,有难处还能让外甥饿着?”

林大姐林二姐几个也你一言我一语地问林岚分家的事儿,得了什么东西,缺什么东西,都说上工也木时间去烧炕,要不就一人帮衬点东西,回头送娘家来,让林岚过来拿。

她们明显觉得四妹变了,看来孩子爹回来就正常,好事。

林老太太哼一声,瞪了林岚一眼,“没听说缸、筐子她都买下了,自己使不完还来给我送呢。家里没有棉花,这些孩子,冬天估计得光着出不了门。当姊妹的看看给她凑两斤棉花爪子。”

棉花爪子就是用了时间太久滚包的棉花,不暖和。当下棉花紧缺,这也是好东西,再弹弹也能用。

林大姐和二姐结婚年头久,都当家,再紧吧也能咬咬牙凑点出来。

林大姐还把要给大闺女准备嫁妆的棉花票先给林岚使,等来年让林岚再还,林岚婉拒,只要点旧棉花就成。

二姐说家里有个破棉袄,回头拆洗一下,把棉花拿过来让林岚拿去添添缝被子。

唐荷花是不凑热闹的,她就算有也不舍的给。

王连瑛倒是能拿出半斤新花来,是过年分的,她一直没舍得用,说攒着给男人缝个新袄。

“四姑刚分家,肯定缺,拿回去添添给小旺缝个袄。”

林老太太见儿媳妇表态,就掏摸出三斤旧棉花来,丢在炕上,“还是你以前给我的被子,我拆洗了两床凑一床,还剩下这些。”

林岚本想来出出气的,没想到大家出乎她意料,不禁让她眼睛有些湿润。

林老太太让大媳妇儿找根破布带子把棉花捆起来,“让她背回去就行,筐子留下了,比恁爹编得好看。”

林梅忍不住道:“我说娘,怎么老四不拿东西回来,你不赶她走还给她装,这太阳打西边出来……

她手搭凉棚往西边看。

林老太太拿起炕笤帚抽她一下子,“别出样子让你嫂子笑话。俺老林家过日子就指着你们那点东西?”

林梅立刻夸张道:“哎呀,不指望,大姐二姐,以后不用带东西啊……”

“行啦,爹他们该回来了,准备吃饭。”林大嫂打圆场,“三姑四姑就别耍贫嘴了,气着老太太没你们好果子吃。”

她是大嫂和大姐二姐年纪差不多,处得不错,两个小姑虽然从小掐架,对她却也尊敬,她对她们也随和一些。

等男人们回来拉拉呱,叮嘱几句,吃过饭,男人还得去上工。

林岚则背着棉花和俩大饽饽回家,林梅和她同路走三里路,帮她背一会儿小旺。

棉花是娘家给的,大饽饽是三姐给的,另外俩自然拿给老太太。

临走的时候老太太忍不住骂她,“别整天不着四六的,孩子爹都回来了,就好好过日子。”这话其实以前老太太也说,只是原主不当回事。

林岚点点头,“知道啦,过阵子再来看你们。”

到了路口,林梅还背着小旺,林岚就让她放下。

林梅又背着走了一里路才放下小旺,“好像我稀罕和你走似的,我是稀罕小旺。”

她从兜里掏出一卷毛票来,“咱娘偷摸给你的,我也凑了一块给你……”

林岚一下子怔住了,“我不要钱,我有钱。”

她还有好多呢,比他们有钱。

“别扯些没用的啊,从小你就没听我的,分家好好过日子,该置办的现在一口气置办上,过阵子就舍不得。”她把钱塞给林岚,又摸摸小旺转身就走了。

林岚拿着那钱,突然觉得眼睛鼻子都酸得厉害,视线都模糊了,擦了擦眼睛把钱揣起来。

“小旺,别看你姥娘和三姨凶,人好着呢。”

小旺点点头,“咱们也对她们好。”

林岚要背着小旺,他却不肯,她就背着棉花和大饽饽领着他回家。

到家发现门挂着,家里没人,估计都去上工。

她打开门回家,小旺就拿着笛子去找小鸭子玩,林岚则收拾一下棉花,却发现桌上放着一张电报。

是部队发给韩青松的:速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