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证据,说不清,道不明。
烦闷之下,她索性出了门,去清波城下买鱼。
她心不在焉,驿使叫了她好多遍,她都没有回应。对方只好跑了过来,拍拍她的肩:“李姑娘,有拜帖,麻烦转交给掌门!”
“啊?”李闲才回过神来,接过驿使手中的信件,笑了笑,“辛苦您了,刚好我今天要做鱼汤,晚上给您送来。”
“不用不用,今天我兄弟来探望我,约了去喝酒呢!”
驿使也没有在意,李闲点点头:“嗯,好,那您去吧,我也走了,再会。”
“再会。”
驿使与她道别,可是李闲还有些恍惚。
“苏台首可是大师伯倚重的帮手啊。”
李闲心绪不宁,若真是苏台首,那临渊不得全部乱套?她闷声不言,没有过多地表现出自己的情绪,买完鱼就径直回去了。
等她做好汤,出了门,至阳殿闹事的也早散了。听说孙夷则主动担了责,被孙重浪杖打三十,永安剑派那群无赖才肯作罢,要了些补偿就各自下山,约莫是不会再来,此事就此封尘的意思。
临渊大多数人都在为孙夷则叫屈,但李闲没有。
她还在困惑。
孙重浪那句早作准备,她不认为是这样的处理方式,师父虽然对师兄严厉,但绝不可能由着对方骑到自家徒弟头上。而孙夷则息事宁人的做法,就更古怪。她的大师兄或多或少有些天真,总想着事事周全,可如此行事又是为什么?他要是怕永安剑派闹事,那么在剑道大会,他为何要与黄秋鸣翻脸?
李闲倏地冷下脸,山风拂过树梢,拂过她原本爱笑的眼睛,可爱的脸上浮现出一丝冷意。
她轻轻嗅了嗅自己的指尖,那封拜帖上还留着一丝熟悉的淡香,她知道,薛闻笛要来。
薛闻笛为何要来,偏偏挑着这时候来?是什么,让他一定要来?
人有了牵挂,才会不远万里,奔赴一场未知的劫难。
他的牵挂是什么?是大师兄。
李闲遮去她身上残留的香味,确定干净以后,才敲响了孙夷则的屋门。
“大师兄,我来给你送鱼汤了。”
不论如何,哪怕只是为了安心,她都得去验证一下,究竟是她多虑了,还是魔都的爪牙真得伸向了她的大师兄。
李闲静静地等在门外,抓紧了手里的食盒。
作者有话要说:
我原本以为我是个剧情流写手,后来发现我只是个傻白甜,再后来,我竟然傻白甜都写不会了,呜呜呜呜呜呜我只是一块没用的小点心。
附:战斗力高低排下来的话,是薛思>薛闻笛≈钟有期>苏怜鉴>孙夷则>李闲>傅及他们,孙雪华也很厉害,但是他开篇就无了,就没纳进去
还有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