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清平县

我妻薄情 青青绿萝裙 1888 字 2022-08-25

他驱使着不太熟悉的滇马,踏上蜿蜒的小路。

程丹若目送他离去,直到“哒哒”的马蹄声再也听不见为止。

“夫人。”玛瑙关切地望向她。

程丹若抬手,阻止了她安慰的话语,平静地说:“把向导和昌顺号的那个管事叫过来,我有事要办。”

清平县已经被围十天了。

好消息是,作为一个依山傍水的县城,不管被怎么围,都暂时不会缺水。

坏消息就是,县衙粮仓里没有一粒粮食了。

八山一水一分田,贵州的粮食本就少,全靠四川、湖广支援,县衙能有什么余粮呢。当然,地窖里县令自家的粮食不算。

但靠山的地方,饿死人也不至于。天空飞过的鸟雀,河里的鱼虾,从山上流窜下来的动物,都能成为腹内口粮。

可清平知县还是很愁。

他没跑,不是不想跑,而是跑不掉。

四面环山的地方,一头钻进山林,结果无外乎是被熊吃掉,或是被老虎吃掉。

那还是死守吧,就算死了,朝廷也能算他殉城,不牵连八十岁老母和八岁的小儿子。

“大人,不要再迟疑了。”身着直裰的书生慷慨激昂,“我们再等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不错,送信的人迟迟未归,恐怕已经被叛苗发现,信送不出去,朝廷的援军永远不会到。”另一人附和,“我们应该召集县内的乡勇,与叛苗死战,只要他们无法继续围合,我们便能破此困局。”

知县愁眉苦脸地看着他们。

这群书生是清平书院的学生,说起来,也是贵州大户人家的弟子。知县平时挺喜欢与他们来往,毕竟,他一个二甲进士来了科举洼地的省份,想找几个有共同语言的人都难。

“唉,各位有所不知。”知县解释,“蛮苗骁勇,擅长林间作战,我们又无强兵利器,毫无胜算可言啊。”

“蛮苗用的都是自制的土弓土箭,能射多远?”又一书生上前半步,抱拳道,“在下略通武艺,只要大人给我一副良弓,必取贼首人头。”

知县的脸更垮了:“良弓……这县衙随你翻,能找出一副好弓算你厉害。”他忍不住摇头,“你们这些后生啊,还太年轻。”

弓箭、刀枪、铠甲盾牌,全都是需要精心保管的金贵物。可贵州潮湿,再好的弓也会受潮,再好的剑也要生锈,仓库里的武器,早就腐朽得和烂木头一样了。

或许,百姓家里还有一两副精心保管的弓箭,可谁家也没有藤甲啊。

这些东西,唯独卫所里有。

但清平卫离得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且朝廷调兵,多半已经将卫所的兵力调去了贵州城。

“就算求援,也不一定会有兵。”知县摆摆手,唉声叹气,“回去吧,你们都是读书人,苗人不一定会杀了你们。”

“那大人呢?”愣头愣脑的书生问。

当然是回去数数,家里的粮食还够吃几天。知县腹诽着,口中却道:“我去写奏疏,唉,但愿朝廷看在本官尽忠职守的份上,莫要降罪家眷。”

众书生忙安抚:“大人切莫如此”“朝廷必然知晓大人的忠心”“正是正是,假使大人身死,朝廷一定会嘉奖大人”“……”

总之,县衙内外,愁云惨淡。

--

谢玄英到达清平卫时,此地留存的兵力寥寥无几,非老既幼。

寻人一问,才知道半月前,韦将军下了调令,集结各地军力前往贵州,预备往安顺平叛。

清平卫作为驿道周边的卫所,自然也收到了命令。花费两三天集结队伍,便由两位千户带队离开了。

兵力空虚至此,不动手都对不起这天赐良机。

这给谢玄英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他带的护卫加上留守的军士,最多只能凑出八百人,而苗民据说有三千。这点人数是完全不够的。

“绕路去边墙。”谢玄英只好延缓救援的计划,先绕路到苗疆边墙,看看是否能收拢寨堡的残兵。

李伯武迟疑:“公子,边墙在生苗边界处,寨堡更深入苗区,恐怕不易行。”

谢玄英道:“不必深入腹地,就去边墙处的这三个寨堡。”他在地图上点了几处标记,“若为苗人占据,正好让大家见见血,我们得熟悉林间作战,方能一举夺回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