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页

记者的问题大同小异,司安恪都以最简洁的答案来回答, “很高兴。我们的付出都得到了回报。”

“现在你拿到了奥运金牌, 你最想得到什么样的奖励?”几乎每个奥运冠军都会被问到这个问题。

司安恪听到这个话题的瞬间就在心里念了数遍「愿世间没有赛后采访, 赶快放他去医院」, 最后却还是老老实实地回答道:“火锅。”

这年头十个运动员有八个这么答。

谁知这还不算结束,记者又问道:“对和你们一样的学生运动员, 你有什么寄语吗?”

黎楷和司安恪是学生运动员,这在华国体育届中是非常少见的,尤其是出现在奥运赛场上, 最后还拿下奥运金牌的选手。

就算司安恪去医院的心再急切,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个很好的问题。

“不要放弃你们热爱的东西。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 但运动员就这么几年。如果因为一些客观原因放弃竞技体育, 以后难免会后悔当初的选择。”

司安恪说的句句都是真心话, 不过他这种在舞蹈上天赋异禀的人, 也并没有经历过因为滑冰耽误学业的问题。

央视体育的记者带着答案心满意足地离开, 后面几个外国记者又一拥而上, 抓紧最后一点采访时间, 试图用黎楷和司安恪的例子来激励本国的运动员。

司安恪先是慌乱了一瞬,然后仔仔细细想了想黎楷在养伤期间给他灌输的大量英语知识,以及上一次与外国记者们成功的社交经历, 做了一个深呼吸,开始有条不紊地回答他们关于训练的问题——他们都想知道,在冰舞土壤非常匮乏的华国,这两位运动员时怎么克服重重困难,摘下竞技体育中最高荣誉的。

采访播出后,网络上关于司安恪英语不行的谣言不攻自破。

明明就很流利嘛!怎么说都是年年外训的人。

而此时,思女伴心切的司安恪已经来到了医院。

几天前噩梦般的场景再次上演,躺在留观室里的黎楷正打着点滴,安静地睡觉。

和赛场上无畏艰险的她判若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