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页

现在开始回忆 S飒 897 字 2022-10-07

----

2012 年暑期,依旧在实习。那是很平常的一天,开选题会,我和陈燃在报社楼下碰见了,一起进门的时候,留意到一个老太太。

身材佝偻,头发半白,满脸褶子,表情痴钝。大夏天穿了件长袖衬衫,款式很像 80 年代女工着装,好几处洗脱色了。

她蹲在报社边的台阶上,离遮阳的门廊几步之遥,抱着一张黑白照片,和一块写着大字的纸板。我俩不约而同慢下步子,看清楚上面的字:

还我公道。

实际上报社门口常常出现这样的人,用笨拙徒劳的方式寻求曝光。时代走得太快,把他们远远甩在身后,网络话语空间扩大,对另一部分人来说是越发求助无门。

目光相接,读懂了对方的想法。陈燃无奈说:“我感觉她要中暑了,一点阴凉都没有。”

“因为保安不会让她靠近啊。”我叹口气,左顾右盼道,“咱们也管不了,要不给她买瓶水吧。”

看看表,时间尚早,我做了第一个错误决定。我俩在附近便利店买了矿泉水,递过去,被婉拒了。

她问我们是不是记者,眼睛浑浊但殷切。

当时光污染那篇稿子已经见报,陈燃回答是实习记者,被她小心翼翼握住手腕,像是抓住救命稻草。

我们俩站着,她蹲着,那种被仰望恳求的滋味特别难受,让人自然而然屈下膝盖……后续发展就是接二连三的错误。

我和陈燃花了 15 分钟听她讲述种种不公,由拆迁引发的一系列悲剧:活了大半辈子,家和亲人都没了,跟社会脱节,讨要公道四处碰壁。

她说,报社里的记者都是文化人,她信得过。

学新闻是为了什么?是不是该努力把这世界的沟壑填平一点!那种使命感冲上脑门,真能把人席卷得渣都不剩。我俩躲过保安,把老太太偷偷带进了社里,信誓旦旦要请肖敬主持正义。

----

结果不如人所料。老太太没有呆在座位等我们,而是冲进了选题会现场。她信得过记者,大概信不过实习记者,得到伸冤的机会,就要用自己“闹”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