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鱼渊镇和她

想到这里,干泷嘴角噙着淡淡的微笑。

他和苏桃这对青梅竹马,当年还有几分针锋相对的感觉呢!

如今想来倒有几分羞耻了。

这两天,于泷心里有一阵说不上的空落落的感觉。

是因为她吗?

于泷自己也不清楚,说到底他只是一个未经世事的少年罢了。

而且,有些事情,哪怕是年过半百的人都弄不明白,更何况他一个少年。

但他心中所想,似乎已暴露了他的心事。

那依旧是于泷的往事。

——关于鱼渊镇和她的往事。

于泷在纸剑事件之后,对剑越来越渴望。

最终他鼓起勇气向于晓说明此事。

起初,于晓只赏给他一顿臭骂。

但于泷通过一番死缠烂打,再加上他水滴石穿的决心。

于晓也妥协了,于是同意他去最东边的秦家剑馆练剑,只是不能把剑带出剑馆。

秦家剑馆,离于泷的家不远不近。

馆主秦执人如其名,是个固执的人——即便于泷当时年龄小,他也从未手下留情过,练不好时,该骂就骂,该打就打。

苏桃有时候好奇,也会来观赏一下,因为她是个女孩,还总是给秦执赶走。

但十二岁之前,苏桃来秦家剑馆只是因为好奇。

苏桃十二岁那年,发生了一件事。

一件让他们的关系迅速变好的事。

说到这件事,还得提起听风楼。

相比于秦家剑馆,鱼渊镇北边的听风楼更吸引苏桃。

听风楼是一家茶楼,虽是茶楼,但它的茶看起来更像副业。

听风楼的风爪、饺子在早上可谓是供不应求,嗯,这叫吃早茶。

但说到听风楼吸引苏桃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茶有多香、凤爪有多美味。

而是因为,听风楼有很多唱曲的人。

听着曲儿吃着早茶,那可是鱼渊镇民的一大享受。

苏桃格外爱听曲,有时候听多了还能唱上两句。

什么“泪湿罗衣脂粉满”、“昨夜西风凋碧树”、“画船听雨眠”,那是张口就能来。

有一位唱曲的,没人知道她叫什么,问她名字,她只会说“叫我钗头凤就好了”。

于是,人们就叫她钗头凤。

苏桃很喜欢钗头凤唱的曲,只要早上有空,苏桃便会来此等候。

于泷有时也在那,但他是因为贪恋这里的饺子。

除了于晓亲手做的饭菜,于泷最爱的,就数这里的饺子。

一般都是于晓带他去吃,如果于晓看到苏桃的话,一定会叫她来他们桌上,吃上几个饺子。

不得不说,能有这对青梅竹马,于晓绝对立下了汗马功劳。

每次等到钗头凤唱曲时,苏桃都是竖起耳朵听的,一边听还一边哼着。

那全神贯注的样子,有如练剑时的于泷。

于泷只是能听,但说不上爱听,对于苏桃一脸痴迷听曲的模样,有几分不理解。

苏桃则会白他一眼,摔出一句:“你不懂”,就不再理睬他了。

十二岁之前,苏桃可是很少给于泷好脸色看的,也从来没有叫过于泷一声“泷哥哥”。

是什么改变苏桃的呢?于泷至今忆忆忧新。

有一次,去听风楼时,苏桃和往常一样和于泷于晓坐一桌。

他们正听着钗头凤唱曲。

隔壁一桌是一对兄妹。

只听那妹妹说:“我听说,这女人是被自己的情郎抛弃了,嘿,是个没人要的女人!”

这话在苏桃耳中极为刺耳,她可是极其喜爱钗头凤的。

即使那个妹妹大她两三岁的样子,她也毫不犹豫地骂道:“哼!人家才貌双全,我看,你就是嫉妒人家,要我说,你才没人要呢!”

那时的苏桃,相当的野。

那对兄妹看了她一眼,但看到她旁边的于晓,便讪讪地收回了目光。

但那对兄妹暗藏的目光说明,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

那对兄妹中的哥哥叫欧阳泯,他可是镇上的刺头。

后来,他带上妹妹和两个狐朋狗友,堵住了苏桃。

欧阳泥的妹妹扇了苏桃几巴掌,扇完之后,她觉得已经够了。

但欧阳泥认为,这样太便宜苏桃了。

他便取了小刀,把苏桃的头发割的如蓬草一般。

甚至在她的脸上划了两道口子,他本来还想多划几道的,但被人发现了,只得做罢。

直到今天,苏桃的俏脸上都留着两道淡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