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目相对,当属四公主萧如兰与荣安县主最为尴尬。
尤其此时萧景曜面色清冷的看着她们,叫人更加心虚。
萧如兰先咳了咳,僵硬的打招呼道,“二哥……怎么来了?”
是啊,裴秀珠也想知道,他怎么忽然来了。
萧景曜却并未不答,只是又开口问荣安,“为何不把话说清楚,也好澄清一下这几年的误会?”
“误会?”
萧如兰看了看两人,不解道,“什么误会?”
荣安却忽然变了脸色。
但,还是没有说话。
“当初,姑母要将你嫁给大哥,你说你不愿,却又不敢忤逆姑母,所以请我去与姑母说情。不知为何,此事传到别人口中,却成了我欲求娶你,却被你与姑母拒绝。”
萧景曜顿了顿,又问荣安,“眼看这几年,误会没有澄清,反是谣言愈演愈离谱。你就没有想过,有朝一日要将它澄清一下吗?”
话音落下,却见荣安微微颤抖起来。
裴秀珠与萧如兰却陷入了震惊之中。
——原来,事实竟是如此?
传说中的萧景曜对荣安爱而不得,竟是这样?
“姐姐……”
萧如兰还是有些不信,看向荣安,想要求证。
却见荣安抬头看向萧景曜,凉凉一笑道,“如今,你也如此对我说话了。”
目中微露着湿意,一幅饱含怨怼的模样。
余光似乎还瞥了裴秀珠一眼,就仿佛……她是主使萧景曜来伤害她的凶手一般。
裴秀珠,“???”
有没搞错,她只是个无辜的吃瓜群众好不好!
萧景曜看在眼中,再度凉声道,“本王也不愿如此,但总不能再三被人利用。”
荣安一顿,登时问道,“什么叫再三被人利用?”
语气还好似十分委屈。
萧景曜凉凉一笑,只道,“下次如若在街上看见本王,有话可以直接对本王说,不必去骗秀珠。”
话音落下,就见荣安狠狠一怔。
原来……他知道了?
萧景曜却没再说什么,只是拉起还打算继续吃瓜的裴秀珠,大步离开了。
马车摇晃,已经远离了魏王府,裴秀珠却还沉浸在刚才的瓜中。
今日萧景曜的话,与那时香梨枇杷提供的八卦,叫她理清了些头绪——
也就是说,当初荣安县主喜欢的是定远侯世子,但她母亲和乐长公主却要她嫁给魏王,她便利用萧景曜,传出他喜欢她的风声,而为了避免兄弟争一女的场面出现,皇帝就没考虑荣安,而是指了姐姐做魏王妃。
荣安也如愿嫁给了定远侯世子,只不过,婚姻并不是很如意。
再有,上回骗她回娘家的也是荣安,听萧景曜的意思,是对方打算叫她在路上碰见萧景曜会见安贞姬,然后去捉奸……
裴秀珠暗暗咂嘴,这女子,到底图什么呢?
难不成是历经欺骗与失望后,又发现萧景曜的好了,所以想尽法子来破坏她跟萧景曜?
啧啧啧……
正无语间,却发现萧景曜也是一副敛眉沉思的模样……
她只当他还在为方才的事不开心,想了想,开口安慰道,“其实今日就算王爷不来,妾身也不会上她的当的。”
萧景曜闻言看了看她,唔了一声,并未说什么。
——也是,她都不在意他,怎么会为他吃醋生气呢?
“对了,”
忽然又听裴秀珠道,“等会儿回府,妾身有东西要送给王爷。”
萧景曜倒有点意外,问道,“是什么?”
裴秀珠只神秘一笑,“是惊喜,王爷到时候就知道了。”
萧景曜挑眉,还卖关子?
不过如此一来,倒愈发叫人好奇。
好不容易回到王府,下了马车,裴秀珠直接带萧景曜去了膳房。
待来到冰釜边,她道,“王爷先闭上眼。”
萧景曜挑眉,“闭眼做什么?”
裴秀珠瞪眼,“闭就是了,不会吃亏的。”
萧景曜,“……”
好凶。
只好乖乖听话闭上眼。
紧接着又听见她道,“张嘴。”
这次不敢问东问西,只乖乖张了嘴。
只觉的忽的一下,口中被塞进一口凉凉软软的东西。
他一愣,睁眼来看,却见裴秀珠眸子亮亮的的看着他,一脸期待的问道,“好吃吗?”
那丝冰凉已经在口中划开,成了包含的甜甜的味道,中间还夹着一点蜜瓜碎,清新细腻,柔软蓬松在唇齿间交织体现。
萧景曜如实点头,“好吃。”
裴秀珠得意笑道,“这就是早上妾身提的食盒里的东西。”
——今早出发去魏王府时,萧景曜见她提了食盒,好奇问她,她却只叫他看了一眼,没叫他尝味。
萧景曜闻言意外道,“那个,不是给了阿瑞吗?”
裴秀珠莞尔笑道,“那个是给瑞儿了,这个可是妾身特意给王爷留的,别人没有份。”
萧景曜闻言看去,只见她手上端了个碟子,碟子上一个小巧的圆形蛋糕,除了方才喂给他的,果然没有缺口。
不知为什么,口中虽然是冰凉的感觉,但萧景曜忽然觉得,心里挺温暖。
——专门为他留下这样的美食,是不是说明,在她心里,自己终于有点位置了?
皇长孙周岁礼过后没几日,便到了重阳。
重阳这一日,民间百姓登高踏青,吃重阳糕,饮菊花酒。
而宫中除过菊花酒,还要举行祭祀礼。
裴秀珠早有准备,一早换了吉服梳妆完毕,便叫丫鬟们准备了两个花盆,小心翼翼的搬上了入宫的马车。
待萧景曜登上马车,见车上除过她,还有两盆花,模样有些似曾相识。
他不禁奇怪,“这是什么?”
“土豆啊,”
裴秀珠道,“就是上回陛下赏的五星报喜,王爷忘了吗?”
原来是土豆。
萧景曜颔了颔首,又奇怪道,“带它们做什么?”
裴秀珠得意道,“妾身上回特意在花盆里种了几颗,时下正好开花,今日重阳,敬献给陛下不是正好?”
萧景曜劝她,“今日以祭祀及宫宴为主,无需特意备礼。”
裴秀珠却坚持道,“礼多人不怪嘛,备一些也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