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各路钦差出京之后,房玄龄和长孙无忌来到李世民的御书房。
“玄龄,辅机,你们来找朕可是有什么事?”李世民看见他们,放下了手中的笔,开口道。
“倒是没什么大事,只是想和陛下说一声,以后这么大的事,陛下也事先和臣等通个气,让我们好有个准备啊。”房玄龄苦笑着开口道。
“这事啊,磨蹭不得,若真拿到朝堂上讨论,只怕没有十天半个月讨论不出结果,可现在到处都是嘴张着要吃饭呢,朕哪有功夫等啊。”
“你们不必担心,这手段虽然粗暴了一点,但惹不出什么乱子,朕派出去的都是有分寸的人,征的也是那些大户手中多余的粮食,而不是让他们倾家荡产,让他们自己都没饭吃。”
“对了,你们俩一起过来应该不是专为此事吧?还有什么事都赶紧一并说了,别磨蹭。”李世民摆了摆手。
“倒是没什么其它重要事了,我们来找陛下除此之外,是想和陛下汇报一下胡人内迁的事宜。”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对视了一眼,开口道。
第二百七十六章 被坑的魏征
“哦,可是中间遇到什么困难?”李世民扬了扬眉。
“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就是突厥人与我中原人习俗不同,再加上在此之前,突厥与我大唐素不和睦,现突然迁了不少胡人进来,老百姓看他们不太顺眼,多有排斥。”
“而胡人性子急躁,一受挤兑就容易发飙,近期频频传来胡人与汉人发生冲突的事件,偏偏这种涉及民族矛盾的问题,罚谁都不合适。”
“雍州牧杨恭仁可不是什么无能之辈,对此仍感焦头烂额,这不,前两日还跑到臣和房大人这来哭诉。”长孙无忌开口道。
杨恭仁乃弘农杨氏这一代中最为杰出的代表者之一,他是在李世民登基之后才担任的雍州牧。
雍州牧就是长安的主官,掌管着整个长安城的治安,长安是都城,这里到处都是勋贵宗族,在这个地方当主管是很不容易的。
李世民没有登基之前,就担任过雍州牧,只不过他当年主要的任务是打仗,京城治安这一块基本没功夫管,管事的是长史,但上面有他镇着,长史做事也比较顺利。
杨恭仁不是无能之辈,这几年受命坐在雍州牧这个位置上,一应大小事物都处理得井井有条。
只是现在陛下突然下令,迁了这么多胡人进来,他才开始头疼,这种民族融合的问题,实非一时半会能解决,闹事者罚重了不行,罚轻了没效果,真真是左右为难。
“这事确实不太好处理,来硬的肯定是不行,只能慢慢疏导,当然,怎么疏导也要讲究方法,
一般的说教估计没有什么效果,对了,如果我记得不错,岑文本和温彦博都精于此道。”
“你们会回去就把这两人都叫过来,朕和他们聊聊,看看能不能让他们下去给老百姓、还有胡人好好授授课。”李世民听完之后,稍稍沉吟了一会,接口道。
“也只能如此了。”房玄龄和长孙无忌想了想,也表示只有此法可言,便点了点头。
温彦博和岑文本都是士族读书人中的代表人物,他们出身好,知识渊博,博古通今,尤熟民族融通之法,在读书人中声望甚高,由他们去和百姓授授课,确是最合适的办法。
“等等,别让他们来,你们去把魏征叫过来吧。”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与皇帝说完了正事,正要转身离开的时候,李世民的声音又响了起来。
“什么?陛下想让魏大人去?之前陛下让胡人内迁的时候,魏大人就极力反对,现让他去处理这个问题,只怕会让问题越来越严重吧?”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皆一脸愕然的看着李世民。
“不,你们都不够了解魏征,此人脾气比较硬直不假,却绝非不懂通容之人,想当初,建成和元吉刚死那会,山东若不是他去安抚,哪里那么容易平稳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