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弘光的眼中,三哥朱弘晴可能是从犯,却绝对不会去当主谋。朱弘光知道,同为庶子,他了解他三哥没那么大胆。
第56章
忠勇侯府的朱侯爷做出这等大义灭亲的事情, 貌似在撇清关系。实则嘛,还真就是撇清关系。
在朱三爷被抬去承天府的衙门里,朱侯爷就是向乾元帝递上请罪的奏章,在里面朱侯爷把从儿子朱三爷嘴里知道的一切一一写清楚。应该算在自家头上的问题, 朱侯爷一点不隐瞒事实, 他全认下错处。
朱侯爷的态度就是老实的任皇帝处罚。
这一封请罪奏章最先看到的人不是乾元帝,而是监国的太子司马楧。司马楧看到后, 他没有表示什么态度, 他只是把这一份奏章递送到乾元帝的跟前。
“忠勇侯府与定国公府乃是姻亲,儿臣的态度是以事论事。父皇, 儿臣以为忠勇侯府认错的态度很好,但是不可不罚。”太子司马楧当然知道忠勇侯府是他这一系的人马。
就因为朱侯爷的长孙朱佑禛是大皇孙司马鼎的伴读,太子司马楧的态度才要摆在明面上。他不想让人误解他的态度。
“这事情朕让承天府的府尹查清楚,有问题的就罚,没问题的更不会被冤枉。”乾元帝在大事大非上从来不会手软。或者说乾元帝读懂太子的一些微妙难处。
在忠勇侯府的朱侯爷这一封奏章前面,乾元帝先看到一份奏章, 是关于请求册封皇太孙的事情。
至于请求册封之事的各路人马,这背后全是一些读书人, 还是一些没背景的新上任御史。这些人跟勋贵没牵扯。这是查出来的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