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页

乾元帝这等一刀一刀打下江山的马上皇帝,他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或者说乾元帝是觉得请封皇太孙的事情里面有猫腻。

“儿臣明白,父皇禀公处理,公道人心自有定论。”太子司马楧对于乾元帝的话自然不会反驳。

要说忠勇侯府的朱侯爷表态最早, 认错的态度非常诚恳。这在乾元帝处的印象分还成。

至于真正办事情的承天府的府尹处, 这一位府尹大人把这一件关乎十几条人命的案子全当成上头吩咐下来的任务。这一位府尹大人的处置态度就是一定要从快从严的办理好。

一查案子,最先倒霉的就是赌档明面上东家以及赌档里的一众打手。这些人在承天府的正三品府尹眼中全是上不得台面的人物。承天府的府尹自然是先拿这些人开刀, 柿子自然是捡着软的捏一捏。

如此也算得给下面的百姓有一个出气桶, 让一些受害人的怨气有一个发泄的地方。

赌档被查抄, 明面上的东家与一众打手的家族被查抄。朝廷就当是宰着几头小猪崽,好歹能吃上一口肉。承天府的府尹大人再是给受害百姓人家一份分润下去的补偿,这就是正大光明的朝廷恩典。

至于受害的百姓们,他们看到的事情真相就是朝廷处罚坏人,补偿好人。这些受害的百姓自然没有再闹腾的道理。对于百姓而言,有一口吃的,有一个讲道理的衙门,这就是好世道。

在底层的百姓眼中,生命是有价钱的。更明白一点的讲法,得着高额的补偿,他们心满意足,他们觉得死掉的人划算。这一回的命案中,人命真值钱,可比卖命给主家还挣上一回。毕竟得着补偿后能置房置田地,可以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份家业。

对于百姓而言,哪处都是危险,随时可能命歹的死去。徭役、兵役,一旦遇上歹事时,就没有不死人的道理。